我们读书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求知、休闲、寻找,还是仅仅是习惯?或者读书已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跟你需要吃饭睡觉呼吸一样。最近一段时间,选书倾向于那些随性的小文集,最好是出版即绝版的那种。如果碰巧印量特别少,写作风格又极具作者个人特色、别无分店的就更妙了。比如世界级大师作品,长久不衰、历久弥新,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时间可以静止在书中不流逝,而书上的文字,仿佛刚刚才印刷上去,书中的人物还残留着昨日的浓酒,睡眼蒙眬,等你去唤醒。
心智一开,世界闪亮,读书带来的催化作用,会让夜晚的星空显得不那么空寥深邃,不那么触不可及,犹如一幅挂在不远处的国画,点墨相间,线条抽象,意象超绝。
我手上拿的这本书是最适合在夜晚打开、夜晚阅读的,因为书的名字也正好契合夜晚的主题——《夜书房》。“《夜书房》一书曾由岳麓书社于六七年前印了一版仿皮精装,只印千册,销行不广,书店里早就看不到了……现在寂寞的好书真多,我的这本小书还不具有寂寞的资格,所以托浙江大学出版社王志毅、周红聪他们的福,《夜书房》终于可以焕然一新,重新上路了。”《夜书房》初集新序也算为此书捋了一下履历。
《夜书房》(胡洪侠)出版有初集和二集。初集2018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二集2019年10月出版。首版由岳麓书社2011年11月出版,为“书房一角”丛书第一辑五本中的其中一本。其他四本为《梅川书舍札记》(陈子善)、《牡丹诗帖》(杨小洲)、《采绿小辑》(扬之水)和《蓬蒿人书语》(俞晓群)。2014年,岳麓书社又出了第二辑,也是五本:《风雨谈》(谢其章)、《可爱的文化人》(俞晓群)、《清影集》(陈子善)、《前言后语》(彭国梁)、《立春以后》(杨小洲)。我手头的这本为浙江大学出版社《夜书房》初集毛边本,布面精装。布色蓝,印一书名,一台灯,一星图。封面如一帘窗布,为读者隔开世俗,亲近书墨,冥思悟理。
《夜书房》初集读来还是比较轻松的,这种轻松来源于随性、随手、随时。人大概真性情,文也应该真性情。《夜书房》初集全书共分四辑,用全中国人都能背诵的李白五言绝句《静夜思》作题,一句一辑,十分贴合书名。《夜书房》二集不知有没有毛边本上市?既然初集有毛边本放出,二集毛边本应该也会有,等吧。
等,包含一种期待。生活也因为期待而显得不那么琐碎、不那么乏味,或许有个小惊喜在某个时刻,给你带来简单又意外的快乐与幸福。 □陈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