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
“全球服务,互惠共享。”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作为著名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顺丰带来了刚刚发布的自主研发的突破性成果——“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
在众多垂直产业场景中,物流已成为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内物流巨头大模型之争已然开启,技术手段将加速助推行业降本增效。
物流大模型竞争升级
顺丰科技在8月18日推出其自主研发的“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该模型旨在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分析、销量预测、运输路线优化与包装优化等决策领域。
早在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全球探讨时,顺丰总裁王卫就公开表达了对这项技术的足够兴趣和危机感。不过,相比于其他公司在物流大模型领域的探索,顺丰依然显得姗姗来迟。
去年以来,京东、菜鸟均在物流产业侧发布大模型。京东物流披露,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首次将物流大模型应用到京东“618”保障工作中。截至6月底,物流大模型累计调用超3000万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今年3月,货拉拉CTO张浩公开透露,货拉拉自主研发的货运无忧大模型已在多场景应用,问答准确率超过90%。
如今,随着顺丰的加入,物流大模型的混战、竞争再次升级。在物流公司的大模型时代竞争中,谁又将抢占先机?
走出大模型布局第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大模型在供应链运营场景的落地问题,顺丰科技融合了大语言模型的交互优势与传统小模型的专业深度,构建了一个供应链智能体。该智能体基于顺丰科技丰智云生态体系,可以在客户销量出现波动时,精准告知客户问题及原因,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助力其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
顺丰科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构建了多层级多通道需求预测模型,实现更精准的预测结果、更高的预测和决策效率。不仅如此,计算方式的改变也减少了模型需求数量及资源消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某一实践案例为例,其服务器资源需求大幅降低,运行时间效率提升了120倍,预测准确率提升了5%。这一提升对于传统模型是很难达到的,也标志着“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在供应链需求预测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相比于早在去年就发布大模型产品的物流公司,顺丰出手并不算早,但是推进力度颇大。“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技术显著进步,深刻改变了多个行业生态。但在物流供应链这一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内,其应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释放。”顺丰科技副总裁唐恺表示。
供应链运营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并且非常严谨的领域。当前,大模型技术虽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精确计算与避免“幻觉”等问题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度应用。尤为关键的是,供应链运营决策与分析要求结果必须可回溯、可追溯和可验证,即所谓“白盒”特性,这与当前大模型普遍的“黑盒”输出方式存在根本性差异。这一核心差异,成为大模型在供应链领域广泛推广时面临的主要挑战,阻碍了其能力的全面施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顺丰科技推出“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的同日,顺丰科技也与包括零一万物在内的多家大模型创业公司达成生态合作,顺丰在大模型领域的进一步动作和布局将引发业内期待。
需求预测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石。顺丰科技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构建的预测模型,实现了预测精度的显著提升。同时,通过高度优化计算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服务器资源成本的大幅削减,从而极大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
顺丰方面认为,这打破了大型企业在高效供应链决策系统上的专属优势,为中小企业敞开了智能化转型的大门,让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智能化决策带来的竞争优势与成本节约。
而在物流履约环节,顺丰透露,“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具备应对各类复杂物流规划挑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上,大模型不仅显著加速了企业装箱优化和运输线路规划的计算效率,还解决了以往依赖繁琐定制化开发来适应复杂业务需求的难题,助力企业实现整体履约时效和运输成本的最优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