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知行

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难者进

中国邮政报 | 2024年11月13日

  □孙雪萍

  南朝范晔所撰《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了东汉人虞诩为官刚正,屡忤权贵,九次遭到斥责,而坚持原则的初心始终不渝。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盗贼猖獗,还斩杀当地官吏,州郡无计可施。朝廷遂令虞诩到朝歌任主官。虞诩好友为其担忧。虞诩却说:“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大无畏精神。到任后,虞诩用计,有效瓦解消灭盗贼,贼惧散去,众人无不佩服。由此引申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一名言,意谓立志追求不容易实现目标的人方能够取得成功,做事不回避艰难险阻的人方能不断前进。

  “难”,在哲学意义上是任何领域都面临的问题,是前进道路上永恒的问题。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与困难和险阻相伴,可贵的是,他们能够无所畏惧,激流勇进,知难迎难而上。苏轼《思治论》写道:“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且非特圣人而已。商君之变秦法也,撄万人之怒,排举国之说,势如此其逆也。”针对当时北宋政权所面临的“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等积弊,苏轼提出系列改革方案,劝谏君主效法古人,鼓足勇气,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他还以商鞅、韩信等人为例,说明他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

  “出于其口,成于其手”,犯其难而图其至远,体现了志向高远的胸怀、遇难不惧的定力。

  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好的风景往往留给攀爬到顶峰的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发的感慨。他还讲:“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能力而不去奋力攀登,未能达到顶峰,一定会受到他人讥笑,而自己也会后悔不已,徒留终生遗憾。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水到渠成,都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试想,如果我们都能拥有敢于豁出性命攻坚克难的勇气,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改变,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发生呢?最好的结果不是等来的,往往要历经磨难、奋勇拼搏才能获得。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经历淬火锻压,越过重重难关,我们自会看见最美的风景,成就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