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禾芯
深秋初冬,各大社交平台上,新一届乌桕影展方兴未艾。
就拿南京来说吧,中山陵景区的前湖、莫愁湖公园、老门东……无论是摄影师的专业作品,抑或游人的随手拍,都不乏高大挺拔的乌桕,或一枝独秀,或相映成趣,斑斓着金陵秋色。
乌桕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时至今日已有1400多年栽培史。其季相丰富:春夏绿树成荫可踏青,秋季如火如荼可赏叶,冬季婀娜多姿可观形。入春,乌桕光秃秃的枝条上发出一片片嫩芽,像一枚枚桃心。随着叶片越长越大,树下渐成绿荫。初夏,乌桕开始开花,长长的花序始于枝顶,嫩黄嫩黄,远看像一条条毛毛虫。花败后,果实出现,起初与叶片同为绿色。秋天乌桕叶红时,也是果实成熟时,一串串黑葡萄模样的小果实隐匿红叶之中,尚不醒目。待红叶落尽,满树果实便脱去黑色外壳,露出雪白肤色,星星点点恍如珍珠,很多鸟喜食这些“珍珠”。据说,乌桕因此得名。南方山里的野生乌桕,多源于鸟类飞行时遗失或贮藏后遗忘的种子。
“此间好景无人识,乌桕经霜满树红。”乌桕最为人称道的是其颜值惊艳,无论是孤植还是片植,都足够吸睛。尤其临水栽植,婆娑倒影更是令人着迷。作为典型的色叶树种,每到秋季,随着温度降低、叶绿素慢慢分解,乌桕树原本翠绿的叶片逐渐向黄色、橙黄色、红色过渡,仿佛多种暖色系颜料被泼洒在枝叶上,五彩斑斓、温暖耀眼。远远望去,任谁都会赞叹,一棵树的树叶竟有如此丰富的色调,亦黄亦橙、亦橙亦红、亦红亦紫,是能工巧匠也难以调出的渐变色。哪怕从树上掉落,也是鲜活的、鲜亮的,且独特的桃心形状极具辨识度。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即使树叶全部掉光,还有那些停留在枝头的白色种子,一串串、一簇簇,在枝头上摇曳,好似白梅含苞待放。从古至今,乌桕从不缺铁粉。比如诗人陆游,就在很多诗作中提及乌桕。其中最有韵味的当数《秋思》:“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既然如此,你说,乌桕算不算斑斓秋色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