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付生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宏观政策走向定调。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是2011年以来的首次。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货币政策取向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助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显著放大,无论是降息降准,还是配合财政政策的其他流动性释放工具,均将积极部署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这是对财政政策的定调。为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陆续推出。11月之后,财政部已经明确未来三到五年将安排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4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用于地方隐性债务的置换,大规模债务风险化解已经开始。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意味着2025年的债务安排中,除已经明确的化债计划之外,适度提高赤字率、增加特别国债额度等均可期待,以提振消费和投资,扩大国内需求,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有力地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还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明确要求“稳住楼市股市”,强调要“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楼市、股市与居民财富关系密切,明年房地产有望企稳,股市将持续向好,并带来正向财富效应,从而助力提振消费,进一步把政策利好转化为市场信心和发展效益。前期维稳房地产市场的诸多举措已经推出,以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和存量商品房收购为代表的政策工具或将加速落地,相信明年在“稳住”政策的引导下,楼市和股市将趋于稳定,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有利条件。
本次会议亦强调“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以科技创新驱动迭代升级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高、研发周期长、投入较高的特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服务体系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相适应,大力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IPO等创投主体,提供“接力式”金融服务,同时拓展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和健全退出机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释放强烈政策信号,邮政金融要更好适应未来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几年未有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2025年可能推动利率水平继续下行,低利率环境或将进一步深化。以传统固定收益资产为基础的居民理财产品体系将受到挑战,无论是保险产品,还是银行理财产品等,均会受到低利率环境的深刻影响。邮政代理金融需要适应低利率时代的全面到来,以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来满足居民理财诉求。在财政、货币政策的“超常规”组合之下,一定幅度的“股债双牛”行情可能显现。同时,流动性宽松环境带来的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可能放大。邮政相关板块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在把握“化债”行情下的确定性票面利息收入机会的同时,需要更多做好宏观择时,把握利率波动中的交易机会。相对而言,邮政相关板块的权益类投资更有可为,在“稳住股市”政策的引导之下,可积极挖掘“新质生产力”主线下的投资标的,把握政策发力、宏观经济修复中的权益市场回升机会。 (作者为中邮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