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活力涌动的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市场,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实现更大作为,关键在于面向市场、应对市场、赢得市场。
集团公司在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高水平市场化体系”,并将“全面构建高水平市场化体系,以对标对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排在要构建的“十大体系”之首。集团公司对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对重塑市场体系的紧迫感与期待值由此可见一斑。
除普遍服务外,邮政各大业务板块当前都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邮政市场营销制度体系已基本成形,但在产品、资费、营销、服务等关键领域仍存在短板,比如,市场化产品体系有待优化,规范化资费体系有待加强,专业化营销体系有待完善,精细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邮政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加快重塑与市场趋势同步、实时动态调整的市场体系,提升竞争能力。
中国邮政重塑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市场化体系,本质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举措是运用好“三大规律”“三个视角”方法,对标行业运营模式、效率和效益,找差距、找短板、找产生差距短板的根源、找建优势的有效途径;目标是实现要素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为此,全集团必须始终聚焦“跟谁对、对什么、怎么对、如何改”,持续开展全业务、全流程、端到端、关键环节、关键要素的体系化对标工作。要健全对标指标体系。各板块必须聚焦事关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事关效率效益提升的关键指标来开展对标工作。要建立对标标杆体系。既要与同业比,也要在系统内比,将行业最优或者同类省份最优作为对标标杆,建立自身关键环节、关键要素的标杆体系,实现争先进位。基于对标对表找到的差距,各板块要查找背后管控、运营、执行等方面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行业最佳实践视角,学习行业先进经验,高点定位,倒逼缩小差距、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要将对标结果充分运用于经营分析、预算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干部考评等,实现闭环管控,推动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重塑市场体系,中国邮政必须全面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市场营销是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职能,全集团要持续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包含产品、定价、营销、服务等在内的市场营销体系,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要建立市场化产品体系,加强标准化产品推广的渠道定位、客群细分,增强基层精准营销能力;加强行业通用解决方案和个性化产品研发推广,增强板块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要建立有竞争力的产品定价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价值一致原则和覆盖成本原则,确保营销前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确保头部客户增份额、腰部客户保收入、长尾客户提效益,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建立专业化营销体系,强化“综合+专业”“线上+线下”高水平专职营销队伍建设,突出加强寄递、金融专职营销人员培养和配置,增强大客户营销服务能力,同时强化营销工具赋能,加强营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动营销体系从粗放向精细管理转变。要建立多元化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客户经理、方案团队、交付团队“铁三角”运营机制,关注客户需求,关注服务质量,提供价格优、功能强、品质高的产品方案,高效处理异常,构建赢得客户、拓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重塑市场体系,中国邮政必须全面提升市场攻坚能力。要着力推广营销方法。靶向法是推动各项业务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运用“两大靶向法”可支撑重点客群规模化开发,各板块要落实“两大靶向法”推广的主体责任,在大客户营销规范化上见成效,在重点客户份额提升上见成效,在重点渠道网格化营销上见成效,在典型模式的复制推广上见成效,切实提升重点客户营销转化率。要着力加强营销协同。协同是推动各板块要素资源创造性组合、创新性配置,将邮政多业态资源转化为市场攻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突出重大市场抓协同,发挥优势板块带动作用;突出优势资源促协同,提升客户协同价值;落实三同机制强协同,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要着力推动“三策”落地。增强“一品一策”的指导能力,健全“一业一策”拓展方案,推动“一类一策”靶向营销,强化资源的统一调度、集中配置,打好重点市场攻坚战,确保活跃客户稳定增长。
市场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市场脉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犹豫、不彷徨,勠力同心、奋发进取,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运营方式,以敏锐的市场需求捕捉能力、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赋能客户开发,以强有力的市场营销体系支撑市场攻坚,以过硬的市场业绩、市场地位保障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