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快递行业同样面临着技术革新之变。近年来,中国邮政顺应时代潮流,全力发展决胜未来的新质生产力,主动拥抱智能无人科技,通过系统布局、持续发力,自动供件、机械臂、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驿站等关键技术应用取得突破,典型业务场景得到验证。
集团公司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按照前瞻研究、试点突破、规模验证三步走的策略,围绕寄递业务“揽—分—运—投”环节,整体布局无人化技术,系统化、体系化、规模化开展科技赋能应用。随着寄递“无人场景”的持续应用与拓展,智能设备与自动化系统已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各环节高效协同,全面提升全链条运营效率。
自本期起,本报与集团公司计划建设部合作推出“寄递无人科技应用创新”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智能无人技术与邮政现代物流体系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
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物流发展,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于2024年5月联合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企业在符合要求地区大规模使用新能源无人配送车,提升邮件快件中转效率。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相关管理办法。随着行业标准体系趋于成熟,无人车的研发、测试、推广各环节得到了有效指导。
在无人车推广应用方面,集团公司立项科技项目,重点开展自动驾驶技术在邮件输送和揽投场景下的试点应用研究工作,聚焦无人车末端配送和运输的价值场景,跑通业务流程,初步制定形成了《无人车运营实施方案》,打造城域智能无人车管控平台,完成技术、经济、成本要素评估,为下一阶段全国快速复制推广提供经验。
集团公司于2024年10月发布《加快推进无人车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省(区、市)邮政分公司结合实际,按照“四个到人”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无人车应用的实施方案。
目前,中国邮政已在安徽、山西、广东、浙江等17个省份的33个地区开展179辆无人车试点,主要聚焦于直投中心/揽投部—驿站的甩点直投、场院盘驳以及校园配送等场景,助力寄递物流向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
下一步,集团公司将总体谋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无人车运营管理,通过规模化试点、推广两个阶段工作,构建统一的无人车运营技术标准和管理系统,切实为末端配送及运输过程解决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让无人车运营模式从局部试点快速推广至全国邮政系统,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以上资料由集团公司计划建设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