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方推进、成效初显的态势,但仍有提升的空间。从规模上看,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从实践成果看,在汽车、装备制造、通信设备、智能设备等制造领域已经涌现出大量成功案例,有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技术应用看,前沿科技正全方位赋能融合进程。比如,大数据深度挖掘业务数据背后的规律,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排期、精准规划物流路线,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快递物流企业正在主动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顺丰利用其高效的航空和地面网络,深度嵌入电子、高端制造等行业供应链,针对电子制造产品更新快、运输要求高的特性,提供定制化的全程温控、限时速运等服务,从原材料采购运输到成品配送,保障供应链高效运转。菜鸟网络则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快消品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仓储、运输、配送环节数据,实现精准库存管理,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京东物流凭借其强大的仓储与配送体系,与家电制造企业紧密合作,从产品生产下线后的仓储管理,到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精准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全流程参与家电制造企业供应链,大幅提升了供应链响应速度。
作为行业“国家队”,中国邮政积极融入制造业发展,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制造业加速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之际,中国邮政应全面谋划布局,积极探索发挥自身优势的融入制造业的特色路径,着力培育核心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与制造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模式落地实施,充分发挥物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基本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基础上,邮政要针对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为其提供基于供应链的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一是数据与技术支持。以智能制造供应链服务为例,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其生产过程高度依赖精准的供应链协同与高效的物流运作,邮政可以发挥在物流网络规划与运营方面的专业优势,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零部件的在途运输状态,实现对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保证零部件按时、准确送达生产线。二是逆向物流。帮助制造业企业回收客户退回的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等,对退货进行分类和评估后运输至企业指定的处理场地,实现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建立逆向物流信息库,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优化生产流程、改进产品设计、降低回收成本等方面的决策建议。三是包装定制服务。根据制造业企业对不同产品的物流要求和消费者需求,设计个性化包装方案,既能保障产品运输安全,又能提升产品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中国邮政可以逐步构建起涵盖多环节、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体系,切实成为制造业企业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其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与服务保障。
□张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