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航 通讯员 蔡克明
打开邮政“鸿雁”大模型―“邮小知”问答助手,在搜索栏中键入“邮政金融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海南自贸区’)建设中能发挥哪些作用”,略加思索后,“邮小知”给出了1000字左右的答案,精简概括为:支持普惠金融、助力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向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便捷金融服务,帮助岛内企业扩大出口贸易量等。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与现实究竟有多大契合度?近日,本报记者从北京飞往海南,在海风中、椰树下不断寻找答案。
“一园一策”
服务海洋经济
海南省是我国受权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深远海优势。海南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海洋经济的部署,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是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就是海南省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示范园区。远海取水(以距海岸线2公里外、海平面以下9米处作为养殖用水取水点)、上楼养殖和尾水集中环保处理是这个产业园最突出的特点。同时,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来到园区里的一家养殖企业,从楼梯上到二楼,手扶栏杆向下看,养殖池里肥胖的石斑鱼似乎感觉到有人靠近,都聚集过来仰起头、张开嘴等待喂食。“选择把公司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安置在冯家湾,我看中的是产业园提供的全链条服务。当然,海南自贸区具有进出口贸易优势,特别是封关以后,我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从中东地区采购生产资料,这太吸引人了!”来自北京的养殖企业负责人伭宏伟在他的全自动养殖设备操作台前告诉记者。
为了配合冯家湾渔业产业园的招商工作,同时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针对冯家湾地区用地性质为农业设施用地,地上设施为农业设施的海产品上楼养殖模式,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积极与总行沟通,2024年12月17日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决定,在海南省分行试点将农业设施抵押归入小企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快捷贷)进行产品管理,并给予海南省分行最高不超过1亿元的授信额度。自此,海南省分行可以通过以农业设施抵押为主担保方式同时追加农业用地使用权或经营权抵押,让更多有需求的客户获得贷款资金。这种操作模式目前在海南当地同业中属首创,在邮储银行也是首创。目前,文昌市支行对包括冯家湾产业园在内的从事渔业产业的客户授信金额达3500余万元。
海南省分行提供的“一园一策”贷款方案让冯家湾渔业产业园有了更大的招商吸引力。目前,园区共有53家企业入驻,有19个项目投产运行,还有30多个项目在建,整个园区呈现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园区的年产值已接近翻番。
“灵活+协同”
服务椰子产业
微风轻拂,椰影摇曳。椰子树是海南省“省树”,文昌市是海南椰子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文昌市东郊镇的椰树种植园,记者见到了正在走访椰子加工企业的文昌市支行副行长符青青,她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图文并茂、篇幅超过5000字的《文昌市椰子产业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椰子产业在文昌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观光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市椰子加工企业(含家庭作坊)近170家,其中80%在东郊镇,带动就业人数约1.5万人,椰子产业全年生产总值达20亿元。虽然椰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首位,但这里的椰子加工企业以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他们依据椰子行情好坏选择性生产,生产方式多为手工或半手工,经营状况不稳定。而具有一定规模的椰子加工企业普遍面临利润空间小、贷款难等问题。
“我们工厂加工椰子的原料主要从泰国进口。我希望海南自贸区封关后,进口椰子的价格能够下来。”符方豹是天上水椰子厂厂长,他工厂生产的椰子产品是通过文昌市邮政分公司的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的。同时,他也是文昌市支行的贷款客户,贷款用于保障工厂的资金链正常运转。
“天上水椰子厂在当地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了,虽然我们的邮银协同优势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但是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他们的工厂用地手续和运营标准化问题,导致邮储银行现有的一些额度高、利率低的贷款产品没办法匹配他们的需求。”符青青这样介绍。
记者还了解到,当地的同业金融机构由于网点多、营销队伍规模大,而且很早就将一些金融业务嵌入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但是,文昌市支行并没有因此“躺平”。他们一边通过不断走访,增进对企业主的了解,一边积极与省分行和总行沟通,尽可能争取到灵活性更高、审批手续更便捷的贷款产品,努力维护好椰子产业市场。今年第一季度,文昌市支行椰子加工行业(含小企业)贷款结存31户、金额达1577万元,已授信贷款还未用款7户、金额达290万元。
“我们认为,未来,椰子产业也会走园区化集约发展的道路。那时,邮储银行可以一展身手。现在,我们要先通过个人信用贷款这种比较灵活的形式,在客户中保持热度。相信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推进,邮储银行能够推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组合来覆盖这一片片椰林。”符青青这样展望道。
“快与专”
服务制造企业
海南省分行行长高连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邮储银行将加快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步伐。那么,具体到所服务的客户,有没有获得这种服务体验呢?
3月28日,记者来到紧邻海口市的澄迈县经济开发区。拥有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的海南中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坚电缆公司”)坐落在这里。刚一见面,公司总经理黄灵锐就向记者夸奖海口市分行的服务。他说:“从申请到放贷,只用两周时间就走完全部流程,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快一次贷款过程。”
中坚电缆公司是一家从事电线电缆制造20年的现代化实体企业,拥有广泛的终端客户,在海南省的电缆制造民营企业中算是头部企业了。黄灵锐之所以能够体验到邮储银行快捷的服务,一是企业本身优质,所提供的材料较为齐全;二是海口市分行的客户经理经常加班加点来处理企业提交的材料,并及时与授信部门沟通,这才有了“邮储银行服务速度”。
“除了提高效率,目前我们正在向总行申请开通‘建设贷’业务。这项业务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需求提供服务。”海口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产品经理林家政向记者介绍道。
邮储银行在海南省推出“建设贷”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海南自贸区建设,同时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助力企业落实国家政策要求,顺利实施产业转移,充分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对于像中坚电缆公司这一类本身已具备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制造企业来说,“建设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助力器。公司可以利用贷款资金扩大经营场地、升级改造设备、扩大产能。
“借助邮储银行快捷的服务和专项贷款,中坚电缆公司如果扩大产能,那么产品会不会考虑出口?”记者问黄灵锐。“我们首先会考虑出口东南亚市场,拉美市场也在计划之中,这主要看自贸区封关运作后相关细则的明确。我会随时关注这方面消息,也希望到时能获得邮储银行更多支持。”黄灵锐回答道。
在中坚电缆公司的车间里,黄灵锐对记者说:“现在只有很少的设备在运转。因为白天的电费高,等到了晚上电费低时,我们公司整体的生产效能就可以体现出来了。”当记者看到一台生产设备正在将铜熔化产出电缆芯时不禁感叹道:“邮储银行一笔看似普通的日常贷款业务,也许正在成为撬动国际贸易的大杠杆!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是,海南岛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南美洲掀起一场贸易风暴。”
数据显示,自海南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海南省分行通过信贷、票据、同业融资等方式,全力支持海南交通、航空、机场、港口等基础产业建设,并参与到华能昌江核电二期项目、大唐万宁天然气发电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和远洋捕捞等行业的发展中。2018年以来,海南省分行在海南的贷款余额从189.93亿元增长到436.14亿元,票据融资放款量达158.8亿元。海南省分行还积极协助海南省政府拓宽融资渠道,投向海南的地方债金额达124.02亿元,以理财资金投资海南达12亿元。
2024年10月下旬,在邮储银行总行的支持下,海南省分行还参与发行了海南省政府境外3年、5年、10年期债券,共发行3.4亿元。可以说,在助力海南自贸区建设中,邮政金融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看来,这次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可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