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飞鸿

邮政绿与樱桃红的交响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07月05日

  □张津铭

  五月的风,带着岷江河谷特有的暖意,吹红了四川汶川漫山遍野的甜樱桃。作为德阳市邮政分公司党员先锋队的一员,我参与了汶川县的甜樱桃收寄驻点帮扶工作。我深知,这抹流动的“邮政绿”,不仅将穿梭于城市的街巷,更会深深扎根于乡村振兴的田野之中,成为连接果农期盼与远方餐桌的纽带。

  抵达汶川,丰收的喜悦里藏着果农的“甜蜜烦恼”:这些娇嫩易损、保鲜期短的樱桃如何能快速、完好地抵达消费者手中?我的主战场不在分拣中心轰鸣的流水线旁,也不在飞机、汽车的运输途中,而是在农户的院坝里、在挂满果实的樱桃树下、在弥漫着果香与汗水气息的临时收寄点。

  “王大哥,今年这果子成色好,咱按精品果走冷链,邮费我给您谈到最优。”清晨的露水还挂在樱桃叶上,我们已穿梭在果园间挨家走访了。与合作的果农算细账时,总少不了这些问题:今年的行情咋样?预计能摘多少斤?邮政能提供哪些邮费优惠?如何定价才能既保障果农的收益又吸引消费者?每一次沟通都是信任的积累。我们不仅是收件员,更是帮果农盘算销路的顾问和连接市场的信息桥梁。

  樱桃娇贵,一颗坏果就可能影响整箱品质,砸的是中国邮政和汶川樱桃的品牌,伤的是果农和客户的心。因此,质检工作不能有半点儿马虎。在收寄点的简易棚下,一张张长桌就是我们的“质检台”。

  果农们送来的樱桃,我们和他们一起一颗颗仔细分拣、筛选。挑出裂口的、压伤的、熟过头的,只留下那些色泽红润、饱满紧实、带着新鲜果粉的“优等生”。手指常常被果汁染红,腰背长时间弯着酸痛难忍,但没有人抱怨。因为我们知道,经我们手发出去的每一颗樱桃,都代表着邮政的承诺、承载着农户的希望。

  打包是保障樱桃经长途跋涉后依然鲜美的核心环节,绝非简单的装盒。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铺塑料薄膜、放吸水纸、放冰袋、分层摆放、轻拿轻放、封箱加固……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轻柔。泡沫箱、冰袋、胶带,成了我们最亲密的战友。

  在闷热的临时收寄点,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手臂因为重复动作而酸胀,汶川邮政的田老师还因为对泡沫过敏导致手掌红肿,但打包的速度从未减慢。萝卜寨的老乡看着我们为他家樱桃打好的包装坚固又专业,笑着说:“比我自己包的好多了!寄到再远的地方我也不担心了!”这朴实的话语,是对我们“手艺”最大的肯定。

  回首望去,那些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在农户院子里挥汗如雨的身影,那些为了一分邮费优惠、一颗樱桃品质而反复沟通的瞬间,那些累极了却依然坚持的邮政人的笑脸,都深深烙印在我心里。我们收寄的,不仅仅是一箱箱甜樱桃,更是果农们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我们付出的辛劳,最终都化作消费者舌尖上的甜蜜与农户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当邮车满载着樱桃驶离村庄,回望这片被“邮政绿”浸润过的土地,我仿佛看到,那漫山的樱桃红与奔走的邮政绿,正共同绘制着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这就是对我们邮政人助力乡村振兴最朴实也最有力的注脚。这份在汶川樱桃季里流淌的汗水与收获的感动,将永远激励我在服务“三农”、连接城乡的邮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