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飞鸿

江苏书展琐记拾零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07月19日

  □孙琳

  每年7月,江苏书展都为苏州这座城市打开一扇温柔的窗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我已习惯将书展视为一年一度的节日。走进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偌大的展厅内人流如织,空气里弥漫着墨香。我常问自己:我们到底为何而读书?求知、解惑,还是为了在这世界上找到一处安放灵魂的角落?

  今年的江苏书展,最让我难忘的是“谷子主题邮局”。看到有人在邮寄新购的书籍,有人在明信片上写下只属于这场相遇的只言片语,还有孩子在集邮专区流连忘返。这一刻,阅读变得具体、温柔,也仿佛透露着某种仪式感。我带回了几本心仪已久的书,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感动。

  在本届书展,畅销书与冷门书同样吸引着我的目光。热门新书区人头攒动,《岛上书店》依旧是无数书友的心头好。这本由加布瑞埃拉·泽文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喜欢书的人如何用书温暖孤独生活的故事,书中那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座灯塔”,在书展热闹的氛围里格外动人。而在古籍展区,我驻足于一摞泛黄的线装书前,手中翻阅着《菜根谭》。这本明代古人的智慧结晶,字里行间透着中国人独有的处世哲学。书展工作人员向我介绍,近年来,古籍修复与再版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像《红楼梦》《世说新语》的特装本,都成了古籍爱好者的新宠。

  不远处,还有一摊中外作家的书。我被《平凡的世界》新装纪念版吸引了过去。这部路遥的作品,以不变的质朴和真挚穿越了时代,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坐标。站在书展的人潮中,我仿佛看到孙少平、田晓霞,正从书页中向我们走来。书展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的故事。有人在《嫌疑人X的献身》前流连,想要再一次体验东野圭吾笔下的极致推理;有人在《活着》展台前驻足,感受余华笔下的苍凉与坚韧。不远处的儿童绘本区,家长和孩子席地而坐,读着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书中温柔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都红了眼眶。书展上,我还加入了新书签售的队伍,见到了一直喜欢的作家阿来。他在《尘埃落定》上签下名字,对我说:“希望你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人与书、人与人之间温柔的连接。

  在江苏书展,有人收获了新知,有人收藏了一段美好回忆,有人借书寄情,有人用书自省。书展不仅仅是选书、买书、签售,更是一场心灵的盛会。它让人们在生活的忙碌里,重新找回对美好和纯粹的向往。正如《岛上书店》中所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重的书。”而江苏书展,正是这本“大书”里最温柔的章节。书籍永远不会寂寞,因为总有人愿意陪伴、倾听、传阅。感谢江苏书展,让我在喧嚣浮世中,依然可以与书为伴、与温柔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