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版 要闻

跨越万里 通达世界

——中国邮政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观察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07月22日

  □本报记者 张明月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强调,中国邮政要举全集团之力扛起行业“国家队”大旗,有力有效服务“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加快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国际快递物流体系、服务跨境电商发展、助力解决国际物流“卡脖子”问题上担当重任。

  近年来,中国邮政设新站、开新线、布新局,加速推进国际航空网络构建,相继开通两条洲际航线,有效缩短中国发往欧洲路向邮货的全程时限。同时,打通航班境外转运模式,将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北美洲、南美洲等区域,实现从区域自主向全球通达的跨越,成功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推动中国邮政服务高端制造业和跨境电商的能力大幅提升,赢得了“中国制造”“出海”客户和跨境电商客户的充分肯定,日益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坚定力量。

  6月26日,中国邮政首条自主执飞的洲际航线“南京—卢森堡”正式开通一周年纪念日。此前的6月23日,中国邮政第二条洲际邮货运航线“郑州—卢森堡”也正式起航。

  一年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B777F全货机一次次腾空而起,满载着国内制造业产品、跨境电商货物及国际邮件,翱翔于洲际航路之上,见证着中国邮政跨洲航线运行的日益成熟与国际物流网络的持续拓展,彰显着中国邮政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愈加坚实,勾勒出中国邮政在全球物流版图上的美好蓝图。

  担当:时代使命下的“国家队”答卷

  “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鲜明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迈入“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时代巨浪之下,锻造一条自主可控、贯通全球的物流“大动脉”,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生存发展的根基所系。正是在这一时代呼唤与战略需求的交汇点上,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再次肩负起历史性担当。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强调,中国邮政要举全集团之力扛起行业“国家队”大旗,有力有效服务“国之大者”,要积极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加快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国际快递物流体系、服务跨境电商发展、助力解决国际物流“卡脖子”问题上担当重任。

  2023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邮政成功引进2架全新B777F宽体货机。商载重量百吨的洲际货机,成为战略棋盘上一枚关键落子——标志着中国邮政自主可控国际航空运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以此为起点,中国邮政加速推进国际航空网络构建。2024年6月26日,中国邮政首条洲际航线“南京—卢森堡”顺利开通;2025年6月23日,中国邮政开通第二条洲际航线“郑州—卢森堡”。两条洲际航线的相继开通,有效缩短中国发往欧洲路向邮货的全程时限,成为中国邮政落实国家战略,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作为:攻坚克难的“五个坚守”实践

  邮航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同聚在回顾B777F大型宽体货机成功引进与运营历程时,将其经验总结为“五个坚守”:坚守“国之大者”、坚守安全第一、坚守系统观念、坚守行业规律、坚守开拓创新。这“五个坚守”,精准勾勒出邮航团队在重大战略任务面前的行动准则。

  B777F货机的引进与投入洲际航线运营,开创了中国邮政航空史上的多项第一:首次引进全新大型宽体货机、首次进行境外飞机监造、首次自主运行大型宽体货机、首次开通洲际航线……每一个“首次”背后,都凝聚着“从无到有”的艰辛探索和周密部署。

  邮航飞机引进办公室总经理方春扬清晰地记得2022年底那场“攻坚战”。为按期、高质量完成两架B777F的引进任务,邮航公司党委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由总经理挂帅。倒排进度,挂图作战,工作组将庞大的引进工程拆解为22个大项,再细化为456项具体任务,形成总控清单和清晰的甘特图,确保责任到人、节点明确、全力推进,最终圆满完成邮航B777F引进阶段工作。

  执飞“南京—卢森堡”首条洲际航线的责任机长于毅则对航线运行的复杂挑战感慨万分。据他介绍,为确保长达9300公里、飞行时间约12小时航线的绝对安全与顺畅,邮航飞行部门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针对性模拟飞行训练。“我们不仅要精算油量、熟悉航路,更要深入掌握卢森堡及航线途经地区的详细气象、空域特点。”于毅认为,这种近乎严苛的模拟训练和准备,为首航及后续航班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京—卢森堡”航线开通一年来,邮航团队坚持“一班一复盘、一班一讲评、一班一总结”机制,以一次次的实践沉淀运行经验。机组人员不仅熟悉了不同区域管制员的英语发音特点、语速习惯及各国空管指挥风格,应对突发天气等复杂情况的处置能力也显著增强;机务团队的分析保障能力和相关业务资质不断完善;肩负运行指挥核心职能的邮航运行中心AOC,也逐步成长为覆盖国内国际、7×24小时高效运转的指挥协调中枢。宝贵的运行经验经过系统总结后宣贯至整个机队,有力推动了机队整体保障能力的跃升。

  去年“南京—卢森堡”洲际航线首航时的第二机长张鲁原,正是今年“郑州—卢森堡”第二条洲际航线首航的责任机长。谈起一年来的洲际飞行经历,他感触最深的,是中国邮政品牌在国际航空领域的认知度悄然提升。“航线开通初期,许多国外管制员对邮航还不熟悉,在无线电通话中通常只用我们的三字代码‘CYZ’来呼叫。”张鲁原介绍道,“随着我们执飞机组的持续告知与沟通,现在飞往卢森堡的航路上,越来越多的外国管制员已经开始使用邮航的英文无线电呼号‘China Post’来呼叫我们的飞机了。”这一细微却深刻的变化,成为邮航稳步融入全球航空体系的生动注脚,也成为中国邮政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的形象缩影。

  战略:组建全球网络的系统布局

  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一项立足长远的系统性战略工程。设新站、开新线、布新局,中国邮政构建有韧性的全球物流供应链的步伐坚定而迅速。

  近年来,邮航不断拓展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周边国家及地区网络布局,随着今年上半年相继开通“泉州—克拉克”“广州—克拉克”航线,邮政自主航空网通达菲律宾的货邮航线已达4条。同时,飞往卢森堡的洲际航线运行频次不断加密,不仅去程实现满载,返程装载量也超行业水平。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邮政建设国际航空网络的能力和动力:2024年下半年至今,邮航国际站点已增至8个,开通12条国际新航线,其自主执飞过的国际(地区)航线总数已增至29条。并且,中国邮政打通航班境外转运模式,通过卡车运输覆盖欧洲36国,通过与其他国际航空公司合作航线“空空联运”模式,将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北美洲、南美洲等区域,实现从区域自主向全球通达的跨越。

  随着邮航国际自主航空网络版图逐步完善,中国邮政服务高端制造业和跨境电商的能力也大幅提升。在浙江,义乌邮政积极响应当地某国企及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输需求,结合“义乌—大阪”航线邮航飞机停场义乌可以提高复用率的情况,通过优化运行成本测算,于2024年7月16日开通义乌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往返货邮航线,并实现每周4班常态化运行,很好地满足了义乌跨境电商企业的航空货运需求。在广东,广东邮政国际业务分公司与舱位合作客户、平台企业开展承销合作,主要运输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快件。根据客户需求,今年3月26日开通的“广州—达卡”航线自7月13日起,由一周2班加密至4班。在河南,“郑州—卢森堡”洲际航线主要承运国际邮件、自主运营商业专线包裹、头部电商平台和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快件,赢得制造业“出海”客户和跨境电商客户的充分肯定。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的挑战,中国邮政始终秉持对发展大势的清醒认知,将“独立自主”作为战略基石。在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征程上,中国邮政正以行业“国家队”的担当奋楫笃行,用坚实的步伐和持续的突破,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出海”,服务我国航空物流产业与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邮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