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深度·关注

山东省分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项目经理 李杰

用户体验是系统设计研发的最高需求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07月23日

  作为技术研发人员,我们曾将系统功能强大视为最优解。然而,深入乡村农收市场一线后,面对基层收购商和农户的实际情况,我们深刻认识到:操作界面的烦琐,或者一个小小按钮就可能让整个系统难以应用,用户的体验才是系统设计研发的最高需求。这促使我们转变思路,坚定选择去复杂化,迈上简化之路。

  用户界面经过多次迭代设计,操作逻辑以“零学习成本”为目标不断打磨——每一次精简都源于对田间地头生产作业的深刻理解。最终,当系统在农户布满老茧的手中顺畅运行时,我们才真切体会到技术价值的落地。与以往项目不同,智慧农收服务平台的研发工作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系统的需求不再仅来源于会议室讨论,而是扎根于实践。我们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在繁忙的称重秤旁记录流程,亲身体验整个交易过程。正是这些“沾满泥土”的调研,让我们发现流程堵点,结合以往经验,提出比原始需求更优的解决方案。技术不只是实现,更是赋能。

  面对广阔的农业生态市场,单一的软件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现场应用需求。对此,我们持续拓展,服务形态从纯软件升级为软硬件深度结合,服务范围从大姜、黄瓜等蔬菜扩展到粮食、水果等业态。针对各市场的差异,每次落地实施也绝非简单复制。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灵活适配交易流程,不仅持续地提供远程支持,也在关键节点奔赴现场调测,只为让每一个市场尽快告别手写票据和低效人工管理,用上便捷高效安全的数字化系统。

  同时,项目实施和系统支撑服务时间也严格契合市场的交易规律。农收市场交易往往从凌晨持续到深夜,节假日更是农忙高峰。为此,我们建立了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以稳定的系统运行、持续的投入与改进为农收市场带来了切实的成效。农户与收购商因系统便捷而提高了效率,邮政金融业务通过嵌入式服务,更深入地触达了田间地头。技术真正在农业场景中扎根,让粮食果蔬的收购实现了智能化,金融服务有效地覆盖了“最后一公里”。我们切实看到了技术提效、农业增收、邮政金融业务深化的多方共赢良好局面。这不仅是我们技术成果的落地开花,更是以数字化力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有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