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飞鸿

当世界质疑时,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08月02日

  □唐一丹

  钢琴的黑白键上,流淌的从来不只是音符,还有命运的较量。电影《你行!你上》以钢琴家郎朗的成长轨迹为弦,拨动了一曲关于坚持与突破的铿锵乐章。当郎国任带着儿子从沈阳到费城,从被老师否定到登上世界舞台,这对父子用近乎偏执的笃定,将旁人认为的“不可能”碾碎成脚下的阶梯。

  电影里,父子俩面对的挫折和暴风雨一样密集,可他们眼里的光从没熄灭过,无论是面对欧亚老师的训斥、被扔进泳池的狼狈,还是愚人节的恶作剧……他们像两棵面对狂风骤雨的树木,暴风雨越大,树根却越扎越深,用自己的节奏,把“不可能”踩成了一条前进的路。

  这多像我们身边的日常,有人初学钢琴,刚把手指放上琴键,被旁人说一句“你的手真短,练不出什么名堂”就浇灭了梦想的火焰,钢琴合上就是一辈子;有人接到棘手的任务时,同事一句“你肯定搞不定”,就泄了气,选择默默放弃。可总有人像郎朗一般,带着一股“偏要试试”的决心,从笨拙地模仿大师录音,到站在最高艺术殿堂,让全世界为中国人的钢琴演奏而鼓掌。曾经,戈壁滩上的科研人员顶着“中国造不出原子弹”的嘲讽,把无数个不眠之夜熬成蘑菇云腾空的瞬间。“你行”,不是和嘲讽者争辩,而是把“我行”种进心里,化为前行的力量。

  电影最动人的部分是临近结尾的候场时刻,17岁的郎朗和钢琴家尼古拉因过度紧张而晕厥,再次站上舞台的郎朗像站在悬崖边,他指尖发颤。父亲郎国任的声音响起:“紧张能让你造出奇迹,害怕只会让你摔下去!”故事的结局,是郎朗稳住心神,指尖的旋律像奔涌的河,不仅接住了突如其来的机会,更顶替了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替代”的尼古拉。

  郎国任说:“我儿子不光要摸到行业的天花板,还要站在金字塔尖上发光。”这光芒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无数个深夜练琴的背影,是曲子反复弹到耳朵生茧的执着,否则机会来临时,怎么可能稳稳接住?所有“上”的底气,都是台下无数次“再来一遍”的沉淀。

  这部电影给了“你行你上”全新的注解。“你行你上”从来不是挑衅,而是面对困难的生活智慧,是把“我不行”变成“我可以”的坚韧。生活从不需要谁来盖章认可,就像钢琴不会辜负指尖的力量,土地不会亏待耕耘的脚步。多一分“我行,我上”的勇敢,世界自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