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 谭羽翔 梁东密
广西南宁横州市是“世界茉莉花都”,这里的茉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立足当地不断壮大的茉莉花产业集群特色,南宁邮银积极发挥邮政“四流合一”的优势,创新推出惠农“四位一体”模式,以“产业开发—产前介入—整村推动—政府支持”为主体思路,将市场客群开发与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做大上行商流规模、做活线上渠道、做优协同效益等举措,大力赋能茉莉花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朵鲜花,九大产业,这是横州茉莉。
一家企业,四大优势,这是中国邮政。
“九”对“四”,能形成多少种组合,孕育多少项创新,产生怎样的效果?
本报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探寻答案。
浇花,用邮政金融的“水”
7月9日,气温超过35摄氏度,头顶的太阳全力把热量倾泻到横州市13万亩茉莉花田上。这样的天气,站在原地都冒汗,但花农们却不能避暑休息;越是暴晒,越要到田里手工采摘,因为,此时的茉莉花品质最佳。
横州市有着“世界茉莉花都”“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这里茉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2024年,鲜花产量达11万吨,茉莉花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80亿元。当下,市场上火热的新式茶饮品牌,如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的茉莉花茶原料供应均来自这里。而像北方著名的茉莉花茶传统品牌“张一元”亦在横州市建立了生产基地。如此巨大的产业规模,横州市是如何规划的呢?
在横州市茉莉花核心种植区校椅镇,镇党委副书记韦鑫介绍说,近年来,横州市不断壮大茉莉花“1+9”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产业带。各产业的发展最先需要的,就是金融支持。“只有‘金融之水’的浇灌,才能使横州茉莉开出‘致富花、幸福花’!”韦鑫总结道。事实上,韦鑫谈到的“金融之水”在邮储银行有一个通俗的名字——“茉莉花贷”。
校椅镇石井村村民韦红去年想扩大茉莉花种植面积,却因为资金缺口犯了难。校椅镇邮政网点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上门推荐“融资E”产品。韦红的贷款申请很快就被邮储银行横州市支行审批通过,快速发放的20万元贷款帮助韦红将花田扩大到80亩,成为村里的种植大户。
横州市支行负责产业贷的客户经理李冰告诉记者:“横州市支行针对茉莉花产业上下游经营者在鲜花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资需求,推出了茉莉花行业特色信贷产品,提供专属信贷支持。截至今年6月底,横州市支行通过小额‘极速贷’‘茉莉花行业产业贷’等产品向茉莉花收购商、花茶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商户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贷款金额达2.33亿元,与横州市邮政分公司协同发放‘融资E’贷款6584万元。”
不仅如此,南宁市邮政分公司协同邮储银行南宁市分行,依托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优势,创新推出了惠农“四位一体”工作模式,以“产业开发—产前介入—整村推动—政府支持”为主体思路,将农村市场客群开发与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做大上行商流规模、做活线上渠道、做优协同效益等举措,助力茉莉花产业发展。由此,邮政企业的“四大优势”与茉莉花产业的“九大分支”有了重要的匹配基础。“金融之水”浇灌的新鲜茉莉可以在各个领域竞相绽放了。
制茶,用邮政企业的“全”
横县南方茶厂(2021年撤销横县,设立县级横州市)拥有一个独特的小型博物馆,展示着茉莉花茶“六窨一提”制作工艺。这一工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横州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在博物馆浓厚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传承氛围中,南方茶厂电商运营负责人李柏春给记者讲述了与邮政的故事。
据李柏春介绍,邮政是南方茶厂最早接触并合作的企业。南方茶厂尝试开展的“非遗+新式茶饮”等创新活动,需要与茶饮店之间保持快速物流反应。“我们的一些新式茶饮试用茶样品需要快速送达客户并及时收到市场反馈。这时,我们会选择邮政的快递服务。我们电商平台的快递走的是邮政电商包裹,其他产品则走邮政标快。总之,跟邮政一路合作下来,我感觉似乎邮政所有的业务我们都在用。”李柏春一边让记者品尝他们新推出的茉莉青柠味茶饮,一边说道。
横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莫慧红也感叹道:“越是与大型茶厂合作,邮政企业这种全业态的优势就越明显。首先,我们不同的业务都有触达企业客户的机会,此后一旦形成合作,邮政的协同优势又便于我们更深入地融入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中,继而整体推动横州茉莉花产业规模的扩大。当然,邮政企业也会与本地经济同步发展。”
得益于横州市茉莉花产业趋势走强,横州市分公司年寄递业务量从此前的不足10万件,增长到现在的300万件,今年的目标是400万件。
而在解决企业“融资难”方面,南宁市分公司协同南宁市分行为南方茶厂定制了专属金融方案,以“信用+核心企业担保”模式破解抵押难题,给企业授信资金最高可达500万元。截至目前,南宁市分行向规模较大的茉莉花茶加工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累计金额达7410万元,贷款结余3410万元。
邮银协作,支持制茶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创业,用邮政团队的“智”
16点,在花田里采摘的农户陆陆续续身背背篓来到各村各镇的茉莉花交易市场——过磅、算账、给付现金。花农一天的收获立即兑现。你或许会觉得,花农在太阳下辛苦采摘了一整天,此时总该回家歇息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来到横州邮政邮乐农品合作基地,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卖茉莉盆栽。
“宝子们,我身后就是横州茉莉培育田,今天我们推出的新品是……”
合作基地目前有8个直播间,前面直播,客户下单后,后面马上打包邮寄。这里有另一个名称,横州市茉莉花新优品种繁育示范基地。基地与邮政是合作关系。基地负责人闭东海就是横州本地人,几年前因参加县里主办、邮政承办的电商创业大赛,与邮政电商工作人员结识。双方在参赛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卖茉莉盆栽!
经过与邮政员工的头脑风暴和长时间试验,闭东海很好解决了茉莉盆栽的包装安全问题,用最低的成本确保新鲜的盆栽完完整整到达客户手中,基地也成为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育种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横州邮银一直与闭东海保持着合作关系,向他提供“金融+寄递+销售”服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最新育种的高端茉莉盆栽直播销售价格保持在300元至400元之间。花农化身主播,一次直播下来,订单总价达上千元。
针对茉莉花娇嫩易损、运输保鲜要求高的特点,横州邮政成立了茉莉花专项寄递服务团队。该团队专门为茉莉花盆栽等产品研制了防震保湿的专用包装方案,通过多层防护和恒温技术,确保花香不散、品质如一。在服务过程中,邮政团队发现因传统盆栽存在超重(普遍超过5公斤)导致运费高的问题,于是提出“轻量化包装”方案,采用简易盆、加仑盆替代传统花盆,将单件重量控制在3公斤以内。这一改进使包装更简便、运费更经济,最终让利消费者,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应对当前销售旺季的物流压力,横州邮政还开辟了“产地直发”绿色通道。客户网上下单后,茉莉盆栽直接从种植基地装车发往南宁邮政集散中心,减少中间转运环节。这种直发模式,不仅缩短了配送时间,还保证了盆栽的新鲜度,实现了商户和消费者双赢。截至今年6月底,横州邮政累计寄递茉莉花产品38万件,成功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网络。
品宣,用邮政网点的“端”
在横州市茉莉花田间有一处旅游胜地——中华茉莉园。在茉莉花开的季节,这里的风都是香的。在游客们被满眼“白色花海+绿色茶田”的风景狠狠拿捏的同时,茉莉花主题邮局成为网红打卡之地。这是中华茉莉园里唯一的邮政网点,明信片、集邮品、文创周边等邮政特色文旅产品都摆放在主题邮局最显眼的位置。花农可以在这里乘凉、存花,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茶、赏绿。绿色调的主题邮局与绿油油的茶田360度环绕着你,满满的松弛感,躲都躲不掉!
横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旅游股股长韦敏告诉记者:“主题邮局设在中华茉莉园的核心位置,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支点。而邮政围绕茉莉花开发的邮册、明信片等又是宣传横州市旅游资源的重要媒介。硬件,邮政有;软实力的宣传,邮政也配合我们做得有声有色!”
的确,横州邮政日常组织的以茉莉花采摘为主题的学生研学活动,都会将茉莉花文创产品展销和特色邮政服务两大核心内容融入进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地方文化,树立邮政品牌。不仅横州邮政这样做,南宁邮政同样依托纪念封等邮品,推广茉莉花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全面推动“茉莉花+旅游”融合发展。
离开横州市回到南宁时,只见邕江穿城而过,“绿城”华灯初上。在众多霓虹灯招牌中,青秀区新竹街道建政路上的“绿驿茶局”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经了解,这里原是一处邮政网点,现在复用为“绿驿茶局”新式茶饮店,店里的“六窨一提”茉莉饮品销售正旺。“绿驿茶局”是南宁邮政新推出的品牌,目前在市区以合作的方式运营4家。依托邮政企业的末端网点,以横州茉莉花为原材料的各类产品正在直面市场。
金融产品、寄递方式、创业理念、品牌打造,坐拥“横州茉莉”资源,搭上新式茶饮的快车,南宁邮银一系列创新举措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茉莉花香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