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塘,是清代在西北地区设置的一种军邮。火烧沟军塘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距玉门市区20公里。据傅林祥先生主编的《中华大典 交通运输典 驿传制度分典》中记载:“火烧沟军塘原设马十三匹,酌留五匹。”
火烧沟军塘,因周围是一片赤红的土山沟,土质红似火烧,因此又被命名为“火烧沟”。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此,火烧沟也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距今约3700年前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又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形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形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历代中央王朝为了满足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在全国各地构建了沿途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使者的机构,这就是由驿路和驿站组成的邮驿系统。丝绸之路东段于是成为最早的邮驿通道。据《清史稿·职官志一》载:“凡置邮曰驿、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铺,驰驿者验邮符,泄匿稽留者论如法。”军塘,是指清代传递军报的驿站,其驿卒称塘兵或军塘夫。军塘制主要设在甘肃安西州、新疆哈密厅等西北边陲防御之地。
昔日左宗棠舁榇率大军出嘉峪关,平定阿古柏叛乱,地处丝路要冲的火烧沟军塘发挥了积极的军报传递作用,为保卫祖国的疆域完整作出了贡献。 □高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