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飞鸿

收藏伊犁的秋

中国邮政报 | 2025年10月11日

  □程瑞

  我带着退休的父母到新疆伊犁,赴一场北疆之约。这里的秋天如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寸空气都浸润着诗意。

  晨雾未散,我们驱车前往赛里木湖。这是父母退休后我们第一次全家远行。父亲像个孩子般贴着车窗:“这云低得能摸到!”的确,晨光中的云层触手可及,阳光穿透云隙,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当赛里木湖跃入眼帘,全家人不约而同地惊叹。这片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湖水,湛蓝如宝石,静卧在雪山怀抱中。湖畔草甸泛着金黄,野鸭掠过,荡开圈圈涟漪。父亲突然指向远处:“快看!”几匹枣红伊犁马正在饮水,鬃毛在风中飞扬,平添几分野性。我们租了自行车环湖骑行,母亲车篮里的馕不时掉落芝麻。夕阳西下,我们坐在湖畔,看余晖将湖面染成琥珀色,为雪山戴上金冠。

  次日前往喀拉峻草原。途经特克斯八卦城,秋阳为古城抹上暖黄,银杏叶簌簌飘落,母亲小心拾起一片夹入书页。驶入草原,草香扑面,成群的绵羊如流动的白云,哈萨克族牧民策马掠过,彩巾翻飞。

  新疆的秋日善变。前日还翠绿的草甸,此刻已披上锦绣:金黄蒲公英、火红野山楂、深紫蓟草交织成巨幅波斯织毯,铺展至天际。在库尔岱风景区,母亲坐在木椅上歇脚,父亲却兴致勃勃地追赶土拨鼠,笑声惊起群鸟。

  那拉提草原的日出令人屏息。晨光刺破云层,金色草浪起伏如海,毡房炊烟与晨雾缠绵。我们向哈萨克族姑娘学打酥油茶,母亲笨拙地搅动奶皮子,父亲举着相机追逐牧羊犬的身影。午后飘雨,我们躲进毡房,喝着热奶茶,聆听老人弹奏冬不拉。琴声伴着雨打毡布的节奏,比任何交响乐都动人。

  回程经过果子沟大桥,两侧山坡的白桦林绚烂多彩,从翠绿到金黄再到火红,宛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我们穿行在这幅流动的油画中,看夕阳为桥身镀上金边。

  归途的航班上,我翻看相机里的珍藏:赛里木湖的湛蓝、喀拉峻的金黄、那拉提的翠绿、果子沟的斑斓,还有父母在花田里相视而笑的瞬间。这些画面,已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秋日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