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烟雨尽收眼底。当年郑和庞大的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刘家港起锚地。从南京出发,采访组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见证着长江两岸的绿色美景、绿色符号,感受到一种绿色动力让“黄金水道”产生了巨大的“黄金效益”,更感受到了江苏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以来,处处呈现出的“绿色智慧”。
江苏的发展不仅是城市的高歌猛进,更是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绿色共同体”。无论是阳山水蜜桃、阳澄湖大闸蟹还是姜堰火龙果,每个乡村都有依托生态资源打造出的“绿色符号”。走进江苏的城乡,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采访中,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当地邮政人都要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在邮政的助力下当地近年来推出的特色知名农产品。仅2017年江苏邮政就培育了1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项目、86个区域农产品项目,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打造“邮滋味”农产品省馆和“一市一馆”农产品地方馆,整合邮政金融、寄递服务为农民建设特色服务载体,为农村提供了区域农产品电商化入口,让网络真正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在记者的眼里,邮政的绿色和江苏大地的绿色融为了一体。
依靠植根于城乡的“绿色智慧”,敢于担当,珍惜机遇,江苏邮政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可以大有作为,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拓展绿色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