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特忙,请个假不容易。天又这么热,跑一趟浑身是汗。邮政能把申请办理的证送到家门口,真是太棒了。”7月18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刚刚办理完上海市居住证手续的施女士说。
服务中心大厅内,“便捷、透明、亲和”几个字在灯光下显得特别敞亮,办理各种事务的人络绎不绝。半个多小时,就有3位办理居住证申请手续的人,经服务中心接待人员介绍后,愉快地办理了寄递手续。
作为“上海市居住证”寄递项目的负责人,徐汇区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朱顺军这天刚好来到社区服务中心了解项目运行以来的情况,与华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朱雄商谈如何使项目流程更高效、更完善。
“今年起实施的新版《上海居住证管理办法》对上海居住政策在有效期及临时居住证方面做了最新的调整和规定,意味着申领数量将井喷式增长。”朱顺军说,“我们积极推进居住证同城寄递项目,就是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帮政府部门办实事。在上海市政府全面推进便民服务‘一站式’、行政审批‘一窗式’、网上网下‘一体化’等举措中,邮政企业精准助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对邮政能力与服务的考验。”
“这么庞大的申领数量,也给我们服务中心的窗口带来巨大压力。我们需要借助外力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的需求。”朱雄对此深有同感,“大部分申请人都是来沪工作的,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感到领取证件很不方便。通过邮政企业提供的平台,真正解决了我们服务中心与申请人之间最后一米的问题。”
本着“便民、利民”的共同目标,上海市政府与上海邮政于今年7月1日共同启动了上海市居住证同城配送服务。这项服务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申请人本人领取方式,增加了更为方便的同城专送领取证件服务选项。为确保把这项实事做实,上海市分公司对项目实施全流程提出精细化的“品质”要求:在全市285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窗口上摆放专用台卡,提示邮政提供的投递上门服务;投递前收件人会收到短信告知投送时段,并提示准备好身份证等注意事项;支付邮费方式除现金外,增加了微信、支付宝等多种移动支付手段……“就连居住证寄递封套也是定制的,以东方明珠等上海地标为背景,让‘新上海人’有了更多的融入感。”朱顺军指着一件寄递封套说。
在宜山路719号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的田女士平日工作繁忙,在办理居住证申领时得知可以由邮政送上门,欣然选择了这个领取方式。上午8时,她的居住证到达徐汇邮政漕河泾商投部。负责投递的朱孝柱立刻与她取得联系:“您好,是田女士吗?您办理的居住证已到了,准备今天为您投递上门。您留的是单位地址,想确认您今天是否在单位,因为涉及收取邮费事项,我大概在9点送达,您看可以吗?”田女士说:“可以呀,太好了,我没有零钱,可以微信支付吗?”朱孝柱告诉她微信、支付宝都可以。9点刚过,朱孝柱到达,在核对身份证并经本人签收后,田女士用微信支付了15元邮费。
“这一项目从沟通到全市铺开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得益于近年来上海邮政先后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敬老卡同城配送、异地二代社保卡约投挂号等服务赢得的口碑。”上海市邮政分公司分管寄递业务的副总经理黄来芳说。
上海市敬老卡是上海市政府“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全面实施的重要载体,自2016年4月到目前,上海邮政已累计配送384.6万张;二代社保卡是以医保关系在上海,但医保对象在外省的市民为收件方的项目,自2017年9月到目前,上海邮政收寄该项目卡95354件。
从敬老卡到社保卡,再到如今的居住证寄递服务,这是上海邮政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响应上海市委提出的“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新命题,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用国际视野、邮政实力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