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楚芸) 2018年是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8月4日,“龙行华夏 国脉传承”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文物珍品巡展北京站系列活动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办。8家文博单位、60余件龙主题文物在京亮相。
系列活动包括龙主题文物展学”大龙邮票与清代海关邮政“、览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邮、术研讨会。中票主展厅预展和集邮品鉴会等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堃中国海关博物馆馆长樊、张玉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总经理郑会直属单位、仓和集团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巡展各协办文博单位的代表、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及获奖论文作者代表,以及集邮爱好者10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副主任吕兴华主持。
此次巡展于7月24日自天津启动,北京站是第二站,也是“2018集邮周”启动日——“集邮与文博”主题日的重头活动之一。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首次联合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印钞造币博物馆、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北京印钞厂)、天津邮政博物馆和上海邮政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汇集60余件珍贵的、含有龙元素的文物集中展出,其中大多数为首次亮相。
在4日下午的开幕仪式上,宣读了“大龙邮票与清代海关邮政”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并为征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最后,与会领导共同为巡展揭幕。
由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中国海关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龙邮票与清代海关邮政”——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同日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这是邮政与海关首次共同举办的高端学术研讨会,来自邮政、海关、收藏、社科研究机构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据悉,2017年9月,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与中国海关博物馆首次联袂开展了以“大龙邮票与清代海关邮政”为主题的公开征文活动,截至2018年4月底,组委会共收到来自海内外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论文50余篇、计60余万字。经评委会专家评审,共评出各类奖项25名。获奖论文由《集邮博览》杂志结集出版《大龙邮票与清代海关邮政——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特刊》,并在巡展首站天津首发揭幕。此次活动把海关邮政和大龙邮票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面,其跨界研究的思路独辟蹊径,成果丰硕。
据了解,北京站的展览活动已于8月7日结束,下一站将在辽宁省营口市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