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龙行华夏 国脉传承”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文物珍品巡展营口站在辽宁省营口市博物馆开幕。
当天,陈博文和妈妈早早来到营口市博物馆门口,等待观看人生中的第一场邮展。“爷爷家里有很多邮票,摆在柜子里,它们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陈博文说。
于锋的父亲于天明属龙,今年91岁,是一个老邮迷,于锋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集邮爱好者,邮龄已逾30年。“1981年,我在部队当兵,有一次父亲去看我,给我带了一本邮册,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集邮。”
一代代邮迷传承着方寸间的故事,这是爱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邮文化也随着改革的浪潮,波涛滚滚不断向前,方寸间承载的文化和灵魂坚守着、创新着、传承着。
此次营口站活动设置了饶有特色的路跑活动。当天10时,参与者们陆续抵达终点营口市博物馆,路跑的参与者由营口各行业的志愿者代表组成。此次路跑活动分三段七站,起跑首段由牛庄海关旧址,经牛庄邮便局旧址到百年老街,次段从营口自贸区到产业基地,终段从大龙邮局到营口市博物馆。
投递员侯勇是这次路跑活动的领跑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活动通过网络直播,路线的选择展现了营口从近代被动开埠到现代主动开放的历史变迁,活动宣传了营口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激发市民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影响力。
11时,于天明站在“费拉尔手绘图稿”展柜前,上身微微前倾,双手托着镜框,目不转睛地仔细品味文物。展馆外,集邮爱好者人头攒动,争相购买纪念邮品,加盖纪念戳,不少集邮爱好者专程从外地赶来,一睹大龙邮票真容,现场火爆程度不输三伏天的热度。
于锋告诉记者,于天明从伪满时期就开始集邮,从小朋友相互交换邮票开始,至今家里邮品已数以千计,单是跟龙相关的就有5框80贴片。“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140周年,是好几代人的传承,我也希望把这份对邮票的热爱和邮票中承载的文化传承下去。”于锋说。
“牛庄(今营口)作为大龙邮票诞生地之一,是大龙邮票诞生140周年文物珍品巡展第三站。这次巡展汇集了60余件珍贵的含有龙元素的文物,其中大多数文物为首次展出。如此珍贵的巡展活动,自然吸引了众多邮迷积极参与。”营口市集邮协会理事管永凯说。
此时,邮迷潘立峰正站在队伍中间,不时望向队伍前头,焦急等待着设计师签名:“我特意从哈尔滨赶来参加这次邮展,最想见的是李庆发老师。这些邮品太珍贵了,感觉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巡展,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真是令人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