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同上的《开学第一课》,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每年一次的成长仪式,节目持续影响了一代青少年。今年9月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11届《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节目受到广泛关注。覆盖数亿中国家庭的实时收视大数据平台酷云EYE监测到的实时收视率指数超过9%,收视份额超过35%;以“开学第一课”和“创造向未来”作为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分别达到13.5亿和3.5亿。
然而,漂亮的数据没有为节目赢得漂亮的口碑。“老师留了作业,9月1日20:00要看《开学第一课》,并要写一篇观后感。小朋友19:55坐在电视机前等待,20:12分还未开始,一直广告播不停。小朋友急了:‘第一感想要写央视不守时,在这儿骗小孩儿看广告。’”“我想问问是《开学第一课》,还是《广告第一课》?”“央视恨不得把所有教育产品的广告都放一遍,堂堂的央视失信于垂髫学子,就这么缺钱吗?”……节目播出后,家长们的吐槽一时在朋友圈刷屏。
既然是一档公益节目,是教育部明文要求全国中小学生观看的主题电视节目,就应当符合公益定位,着眼于教育的宗旨,不能有过多商业色彩。这边通知20:00播出,那边就广告一个接着一个,这会让人们怎么想?为了保证广告的播出而不顾节目的延迟,这恰恰反映了在节目制作者心里,究竟何者摆在首位。
这一次,其实是广大家长和学生给《开学第一课》上了一课,也给作为服务行业的邮政企业提了个醒:什么叫守时,什么叫诚信。
从孔孟两位圣人为后世传承了“置邮传命”这一政治史、通信史上的经典表述,到“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时限似生命,家书抵万金”这类的企业理念,邮政始终在传邮万里中体现着守时与诚信。即使我们为了做强做优做大邮政企业,进行了多元化经营,也应始终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放在心上,否则,因一时丢了“初心”而失去了用户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从守时、诚信做起,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用邮需要,以服务换爱心、以服务换人心、以服务换民心,这是《开学第一课》给邮政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