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江苏日前正式公布了《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标准》。其中规定,智能信报箱建设将与建筑工程全程同步,数量不应少于住户数,管理系统必须接入政府监管平台。
根据《邮政法》规定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设施,信报箱是新建小区及写字楼的“标配”。但在江苏南京、盐城两市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传统信报箱使用率分别仅为20%、10%。因为空间有限,无法接收包裹、快件,传统信报箱功能单一的短板已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反差,也不能满足邮政普遍服务的新要求。
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快递包裹业务急剧增长,快递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也存在供不应求、投撤随意等问题。因此,为了化解信报箱用不上、快递柜不够用之尴尬,智能信报箱的建设适逢其时。智能信报箱可以整合传统信报箱和新兴快递柜的功能,既可投取信件、报刊,又可投取包裹,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
据了解,中邮速递易推出的智能信报箱还能够实时记录、回传投件及取件信息,进行可视化跟踪监控,更有逾期件超期提醒、信报格口灵活匹配等智能化功能。多天没有被取出的信件、报纸,有可能会被转移到较大的共享信报箱格口中……这将使智能信报箱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及更大化利用。中邮速递易还计划整合邮政资源,以智能信报箱为载体,深挖传媒广告、农村电商等业务市场。
科技的力量是无限的,科技也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甚至可以畅想,未来,智能信报箱会承担起更多的社区服务功能:设在小区的智能信报箱会被频繁使用,它不局限于收寄信件、报刊和包裹,或许能拥有冷热链的加工处理能力,也可能成为一个新零售小货柜,各种生活用品都可以寄存在此处。而在社区服务上,或许还能反馈家庭住户用水用电情况,更有可能像立体停车场一样可以扩展、反转甚至缩小、变大……□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