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英德市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富农惠民,成功创造了农村电商“英德模式”,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对于不少清远市的农业企业来说,农业电商平台成为一条广阔的致富“新路”。作为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主动践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支持和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动能,取得良好成效。
农村电商成为致富主流
清远市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比重超过70%、农业产值占GDP总量比例近15%,是广东传统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由于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当地优质的农产品长期以来“养在深闺无人识”。清远市将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初步构建了广东省内覆盖面最广的涉农电商服务体系。然而,随着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针对涉农电商的信贷产品种类少、商户融资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日渐凸显,当地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和支撑,促进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和壮大。
近年来,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积极落实有关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力度,大力扶持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农特产品种植养殖大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电商加速实现了网销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以金融帮扶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扶植创业者成为领军人
黎水清对邮储银行给予自己在资金上的支持一直深有感触。他是清远市英德一名普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主要经营红茶、竹笋等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从几万元小额农户贷款开始,几年下来,他获得的邮储银行信贷扶持已超过300万元。随着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他还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和产品品牌。目前,他的茶园基地已成为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特色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逐步富裕起来的黎水清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在邮储银行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下,他于2016年正式开始组建并独立运营英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在天猫等多个电商平台设立了旗舰店,形成了“种植基地+线上销售”的农产品产业化运营模式,经营规模翻了几番。与此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他帮扶当地22户贫困户以每户2亩的规模种植茶叶,为贫困户每年增加收入3万余元。此外,他的基地每年还招收300多人次的贫困户劳动力到公司的茶园、茶厂、销售基地务工,人均年工资可达2.88万元,成为“百企扶百村”的爱心民营企业之一。黎水清在天猫设立的旗舰店,每售出一份茶,就会捐出2元给当地的贫困户作为生产发展资金,实现了产业带动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电商+特色农业”的精准扶贫模式逐步成熟后,黎水清在邮储银行的技术与资金扶持下,又开拓了当地另一特色农产品——麻竹笋,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让特色农产品能真正走向全国。
制定措施培育市场
事实上,黎水清的创业故事只是广东省分行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助力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案例。今年以来,为更加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广东省分行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仅在清远市,该分行就依托网络、技术与资金优势共建了9个“邮乐购电商基地”,培养了更多的农村电商人才,让特色农产品能真正走出去,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广东省分行围绕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金融需求,在平台合作、组织架构、资源倾斜、狠抓执行等方面,给予了多项定向倾斜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确保贷款投放更加有力、金融服务更加精准、减贫成效更加显著。截至9月底,广东省分行向国家级及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产业带动扶贫发放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5.91亿元,本年净增余额10.32亿元,累计带动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9702户。下一阶段,广东省分行将继续深入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勇担社会职责,助力农产品进城,服务农村、助力农业、致富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