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伍军人 ,也是一名中共党员,1987年进入武汉邮区中心局工作,先后从事过押运、汽车修理等工作,担任长途运输驾驶员也近20年了。作为一名邮运驾驶员,我驾驶邮车北到沈阳、南到广州,在走过祖国大好河山、将邮件送到千家万户的同时,我也从一名小伙子变成了现在的双鬓见白,但庆幸的是,我参与并见证了邮政30年来不断改革发展的历程。
我目前执行的是武汉—恩施邮路,全程1160公里,是武汉中心局省内邮路里程最长的邮路。虽然全程在高速公路上运行,但当过了宜昌北后,就以山区高速路为主。道路依山而建,上下坡多,桥梁隧道多,共有23个隧道,还要通过一座世界落差第二大的四渡河大桥。同时,在山路上行车,温差大,云雾多,天气变化莫测,对于驾驶员来说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经验、信心和耐力。
2017年4月,武汉中心局运输局开展了百万公里无事故团队PK竞赛活动,因为我驾驶技术熟练,工作经验丰富,被运输局选为恩施线路竞赛团队队长。上级组织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组织的嘱托,带领整个团队坚决完成运输任务,保证车辆准点率达标。
说到做到,团队竞赛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我建立了团队微信群,对邮路沿线的路况、电子眼设置、限速要求等,都及时在群中公布,提醒团队成员关注、应用。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我和我的团队在恩施邮路上行驶了1年多,行驶里程已超过66万公里,邮路上的限速标示、桥梁、隧道等路况,一草一木,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一年多来,恩施邮路排除天气原因,几乎没有晚点过。我们团队的准班正点率等指标一直保持在98.7%以上,在中心局各条线路中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邮运驾驶员,我不但要开好车,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准点,更要做好与地面局的邮件交接和网运服务支撑工作。今年初,在中心局领导与恩施邮政的共同倡议下,武汉到恩施一频邮路建成了“党员示范岗”邮路,我更是不敢怠慢,带领团队安全准点完成各项任务。
执行武汉至恩施邮路的任务后,我感觉在家里的时间明显少了。恩施邮路路程长,发班时间早,早上4点就发班了,我要深夜两点左右就从家出发,提前到单位进行邮车交接、检查车辆等,在满天星星的目送下出发,等到返回中心局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我重复着我的工作,只为“人民邮政为人民”那一句承诺。
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喜欢在武汉到恩施这条邮路上传递一份份充满温情的邮件,即使遇到再多困难,我也要将邮件安全送到。记得今年4月的一天,车辆到了野三关路段,驶进野三关隧道时天气还是风和日丽的,等到开出隧道,眼前立刻漆黑一片,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扑面而来,即使将雨刮器调到最快仍然看不清前方。前面又是下坡路,面对紧急情况,我和我的搭档何大毅丝毫没有慌张,马上打开双闪,将车辆挂到低速挡减速;何大毅睁大眼睛在副驾上看路,还不时将车窗打开一下看路,身上都淋湿了。车一米一米地缓慢前行,终于走过这一段惊险路段。
今年初的那两场大雪我仍记忆犹新。当时荆楚大地冰雪肆虐,到处是白雪皑皑,省内高速公路临时封闭,等待放行。元月6日,我和我的新配班驾驶员桂竹林出发了。当时雪暂时停了,路上仍还有冰,高速公路有少量车辆在行驶,我们一路谨慎慢行。下午4点多,当到了四渡河大桥,又下起了大雪,路上已没有什么车辆了,整个路面已被积雪覆盖,形成一片白色,只有高出路面的防护桩说明这是在高速公路上。四渡河大桥桥面距谷底560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是目前国内在深山峡谷里修建的全球最长悬索桥,架设在两座山峰之间,仿佛云中之路。此时暴雪纷飞,整个桥面好似与山峰融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桂竹林也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从没有在这种天气开过车,说道:“张师傅,怎么办啊?这哪里是路啊?上下都是白的,天也快黑了,能不能停一下车?”我说:“车肯定不能停,要不然有可能被冻在这里,那就危险了。这里离服务区还远,我们只能慢车行驶。”这个时候,我心里想,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驾驶员,必须心静如水,沉着应战。我掌稳方向盘,打开车灯,控制车速,虽然大雪覆盖了高速公路,但是我们的邮车依然前行着。晚上10点多,我们安全到达了恩施。安全在此时,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