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融·代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包袱”致富记
——吉林汪清县分公司归集木耳款记略

    “我今天走了16000步,收集了15条信息。”“我比你多,我今天走了23000步,收集了22条信息。”近日,在吉林省汪清县邮政分公司代理金融部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这样的信息。大家在比什么?该分公司代理金融部经理尹桂月道出了答案:“近年来,由于县政府大力扶持木耳种植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木耳,木耳种植逐渐成为汪清县的支柱产业。如今,来到汪清县,大大小小的木耳菌地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白包袱’,村民们可都靠着这‘白包袱’致富呢!为了有效归集木耳款,我们号召各支局比拼走访里程,发动每个员工都投入到耳农走访中来。” 

    向田间地头走 

    每年8月到10月是木耳销售旺季。干金融的人都知道,要想归集木耳款,必须赶在销售前。为此,汪清县分公司在木耳销售前开展大规模走访。他们特意制作了一批印有“中国邮政”字样的木耳采摘桶和手套送给耳农。“这采摘桶质量特别好,我都舍不得用,感谢邮政想得这么周全!”耳农李贵平从汪清县分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武枫的手中接过采摘桶,感谢地说。送完采摘工具,武枫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钻进菌房帮李贵平一起采摘木耳,了解他今年的种植情况。用武枫的话说,这十几斤的木耳扛在肩上沉甸甸的,感觉自己扛的既是木耳,更是存款。 

    向大数据分析走 

    截至10月底,汪清县分公司累计收集客户信息4000余条,客户信息涵盖了全县70%的村屯。翻开尹桂月的客户信息表,客户姓名、电话、种植规模、基本产值、买卖情况、存款偏好一应俱全。“每个支局每周上报的耳农信息,我们都要进行再整理、再分类、再细化,通过数据更新、科学管理,有效掌握每名耳农的实时动态。”尹桂月介绍说。 

    “大娘,您今年的木耳怎么才卖了一半呀?”7月6日,复兴支局局长倪希春通过客户信息表发现,东新村的崔宏大娘家本来登记了800余袋木耳,按市场价30元/斤的价格出售,理应收回木耳款2.4万元,可崔大娘只存了1.2万元。倪希春马上找到崔大娘,生怕大娘把木耳款存到别处去。“丫头,你这消息真灵通,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我准备留着明年再卖呢!”听到崔大娘的解释,倪希春才松了口气。 

    “数据表格会说话,它解决了不少手工记录的问题,也使我们的走访工作开展得更有效。有了大数据的帮助,我对今年木耳款的归集工作信心满满。”倪希春说。 

    向职业耳农走 

    要想和耳农拉近距离,自己首先要成为行家里手。“大姐,您这批木耳品相很好啊,能多卖点儿钱。”“您这木耳怎么‘吐黄水’呢,是不是‘烧菌’了,赶紧通风降温,散散热就好了。”“出耳了,耳片上长出了大量霉菌,可能是湿度过大,耳基吸水太多导致的。”春阳支局局长张智慧在走访时化身木耳“医生”,谈起种植、采摘、买卖木耳的流程更是头头是道。“不认识我的人,都以为我是个职业耳农呢!为了了解耳农的所思所想,我特意学了不少木耳种植知识,现在让我自己种都行了!”张智慧还掌握了耳农圈里一手的买卖资讯,这也为木耳款归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10月底,该分公司累计归集木耳款9600万元,成功将“白包袱”变成了财富。□郭慧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