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民服务,邮政人永远在路上
□王秀玲

    1998年12月14日,我调入北京丰台邮局当了一名营业员,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中,有几个汇款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1999年1月25日上午,一位年轻的军人来到丰台邮局营业厅,把一张领取汇款通知单交到我手上。一个月前,他给杭州的朋友寄去300元钱,然而就在他来的前一天下午,朋友单位的人把领取汇款通知单用挂号信形式寄回给他,他马上与朋友联系但一直未果,想今天把这笔钱从丰台邮局取走。 

    通知单并不是通过丰台邮局投送给寄款人,这就意味着这笔钱目前仍在杭州局。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我找到了汇检员,从电脑中仔细查找这笔汇款,没有查询到进口信息。汇检员向军人解释:钱款要等杭州方面做退汇处理,钱到本局后由本局投送领取通知单,原寄款人才能持单取钱,汇检员希望军人再耐心等几天。军人面露难色,他说他第二天就要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工作,没有时间再等。于是,我让军人留下新的工作地址,并重新填好汇款单,答应他尽快与杭州方联系,让他们直接把钱退到他在上海的工作地,如果杭州方已做退款处理到丰台邮局,我们将按其填好的汇款单负责把钱寄给他。至此,军人紧锁的双眉舒展开了,连说谢谢。 

    2002年春天的一个早上,一位用户急匆匆地跑进邮局,来到我所在的服务台,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包头老家的哥哥生病了,急需3000元交押金住院治疗,为了尽快把钱汇到家里,他选用了开办不久的邮政电子汇款自行通知领取业务,但是忙中出错,他把邮政编码014000错写成了024000,一数之差,本应汇到包头的3000元钱汇到了赤峰,家里人在包头干着急取不出钱来。当时的电子汇款虽然时限很快但还不能通兑,我给用户出主意,要么办理退汇重新汇款,要么让家中派人带好证件到赤峰取钱。几经权衡,用户选择让老家派人去赤峰取钱。 

    2009年7月28日一大早,我接到了河北老家跑运输的侄子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在天津一个车市上看上一款二手车,但所带钱不够,让我速寄5万元给他。来到邮政综合柜台,在汇款单上我写上了侄子的名字和天津市的邮政编码,在汇款种类里选择了密码汇款。当我电话通知侄子密码时,他告诉我,他爸爸在石家庄的车市上看到一款更合适的车子,他马上动身去石家庄,问我能不能把钱再汇到石家庄邮局。我告诉他,不用这么麻烦,只要记住了密码,带好身份证,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都能在当地邮局把钱取出来。晚上,侄子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车子已买好了,最后还不忘说上一句,邮政汇款真是太神奇、太方便了。 

    之所以对这几个汇款故事记忆犹新,是因为三个故事清晰地反映了邮政汇款的发展历程。从普通汇款到电子汇款;从单一的按址汇款到密码汇款、入账汇款、礼仪汇款;从指定邮局领取到全国通兑;从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汇款时限到时时汇款,一次次的业务变革不但丰富着用邮人的体验,也极大地方便着用户的生活需求。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就此而止,更加方便自主快捷的邮政汇款形态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 

    今年5月1日晚上,儿子同学小林的母亲因手术急需3万元钱。儿子的工资卡上只有28000元,我打开邮政储蓄手机银行,将邮储银行卡上的2000元钱转到儿子工资卡上,随后,儿子将3万元钱转给了同学。足不出户,动动手指,3万元跨行转账几分钟搞定。儿子搂着我的肩膀说:“钱转得快,小林母亲的手术就会及时,钱虽不多,但关系到小林整个家庭的幸福。谢谢老妈,谢谢邮政储蓄手机银行。” 

    儿子所言极是,作为一名邮政退休职工,我深深知道,汇款单上一组组抽象的数字,在邮政人心中就是一份真诚的重托,每一张汇款单上的数字都有温度和情感,它也许承载的是母亲的牵挂,也许传递的是恋人的祝福,抑或是一份生的希望……对此,邮政人一直用心珍视。邮政人秉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为广大用户提供着方便、安全、快捷的汇款服务。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时,邮政人加快金融信息化进程建设与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价值取向,用强大的服务网络、丰富的业务种类为用户提供丰富又放心的汇款服务。为民服务,邮政人永远在路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