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共享发展的新时代印记》,文章主要观点是“40年改革开放,‘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不渝。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也是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今天,本报有关改革开放40周年的报道,为观点提供了邮政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本期4版讲述的邮政人黄国忠,在2004年第23届万国邮联大会上,成功当选万国邮联国际局副总局长,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首位当选这一拥有130多年历史的联合国专门机构领导职位的官员。4年后,他成功连任。黄国忠的经历,印证了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就不可能在国际组织任领导职位,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时候,如黄国忠这样的邮政人也享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改革开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回溯以往的报道,柴闪闪“春天的故事”同样精彩。柴闪闪来自上海市邮政分公司,这个“80后”农民工,初到上海一无所有。他的梦想不是进城挣钱、回家盖房,而是增长见识、提升眼界,在大城市混出来、留下来,学到真本领。经历了14年的奋斗,他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3月,他带着农民工的嘱托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新华社报道《共绘新时代同圆中国梦——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中,特别提到了这位上海代表团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柴闪闪享有了梦想成真的机会。
本期1版《东风劲吹“鹏”程万里——改革开放40周年里的深圳邮政》,报道了深圳邮政作为全国邮政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试验区”,从改革开放之初,员工人数417人,业务总量138万元;到邮电分营之初的亏损;再到如今发展规模高达29.63亿元,人均劳产率高达51.57万元,位列广东邮政第一。正如所处的这个城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难怪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东风吹来满眼春,深圳邮政同这个城市一样,借助改革开放,释放出强大活力,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展望中国邮政改革开放以来的生动实践,无比彰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本月初,集团公司全面部署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调整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一线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职业尊荣。记者相信,这样的价值追求一定会凝聚成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会有更多的员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出彩、圆梦、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