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物流网络、配送队伍、运输设备等方面面临挑战,但对京东而言难度并不大。京东一旦全面发力快递市场,必然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重量级选手”。
前不久,京东物流上线了“京东快递”小程序,并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承接个人寄件服务,派送范围为中国大陆地区。京东这一举措虽然表现低调,但被视为其可能全面进入快递市场的一个标志。
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以来,京东物流已形成了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共6张物流网布局,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总面积约为1160万平方米的521个大型仓库,同时,拥有超过30万个末端服务网点、25万辆物流服务车。其中,大件、中小件物流网实现了国内所有区县全覆盖,冷链物流网覆盖了300多个城市。
此外,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京东物流还深入了一部分乡镇。京东物流在广泛网络覆盖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强的仓配一体化优势。电商领域最大规模的自建物流体系为其进入快递C端提供了显著优势。
京东自建物流的初衷在于提升其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巩固电商平台的优势。如今,凭借高效、快捷的物流系统,京东在电商平台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自2016年以来,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京东物流一直处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京东网络平台拥有3.1亿名用户,他们是京东物流进入快递C端的潜在庞大用户群。
从技术优势上来看,京东物流也在抢占着快递竞争的技术高地。京东有着专门负责研发的智慧化物流平台——青龙系统。作为支撑京东物流的核心系统,它日处理数百万订单,大促销期间可达上千万单,数十万名操作人员可同时在这个物流网络中服务。
2016年,京东先后成立了X和Y两个事业部,X事业部聚焦无人技术研发,Y事业部着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零售革新。为了追求配送速度,京东正致力于打造空地一体智慧物流网络。该网络将干线、支线与末端配送的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终端、智能机场等一系列无人科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望成为未来物流配送的支柱力量。
当然,京东物流进入快递C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战略上来看,京东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支撑自营平台和做好对外承揽之间的平衡。京东物流虽然有着进军快递C端市场的一些优势资源,但其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京东商城平台的良好用户体验。所以,自2017年京东物流为弥补亏损、向社会开放一定的B端能力外,主要精力仍放在为提升京东的电商市场占有率而冲刺上。
但京东物流一直谨慎地探索进军跨区域寄递服务,2017年,京东在全国96个城市开通面向商家的跨区域上门收寄服务。到如今,京东开始承接个人寄件的服务试点,这是因为,京东物流一直将跨区域寄递服务视为增收补欠的手段,更视为其成熟的一个标志。
京东物流是一种高度适应电商业务场景的仓配体系,与快递企业的网络型配送模式有所区别,存在着不适应进入C端快递市场的短板。一旦京东个人寄递业务量迅速增加,京东的电商物流仓配体系要适应点到点的快递服务,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打磨物流体系。
同时,京东目前主要通过外包货车整车运输,要承揽跨区域的快递业务,京东物流必然要提速,要投入自营跨区域快速陆运干线以及利用民航带运。
再来说说配送队伍的投入问题。京东要支撑将来一段时间快递业务的发展和保持服务水准的双重目标,目前的配送队伍是不够的。顺丰在全国有近40万名“快递小哥”,才给客户带来了良好的服务体验。虽然京东物流也在试验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物流项目,但要实现普遍应用,可能还需较长的时间。
当然,以上提及的物流网络、配送队伍、运输设备等挑战对京东而言难度并不大。京东一旦全面发力快递市场,必然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重量级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