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邮务聚焦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线

    平坝区电商办常务副主任 高汝洋:愿与邮政共同助农脱贫

    从2016年3月开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我到平坝区电商办工作。一次次的下村走访,面对恶劣的地理条件下又有着优质农特产品的贫困村寨,我思考着能否结合电商为村民销售农特产品。经过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与安排,工作组多次的实地调研,电商精准扶贫的办法与途径敲定下来。 

    我们首先在全区构建了区、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打通“平货出山”与“网货下乡”的双向渠道。通过建立农村互联网超市运营中心、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将全区大部分行政村以互联网超市为载体连接起来。我们建设了农村电商销售体系,深入各个行政村挖掘本地特色产品,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当然,农产品销售链条的完善离不开物流渠道建设。邮政自开展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解决了部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现在,我区通过与平坝区邮政分公司合作,将现有的物流分拣配送中心改造为互联网超市快递物流综合配送中心,建成了集仓储、转运、分拨、寄递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分拣配送中心。同时,依托各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打通了区、乡、村三级物流。如今,平坝区的一百余种农产品都通过电商渠道走出了大山。未来,我们相信,通过与邮政的合作,一定能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黔中早报》记者 梁惠焜:我记录下邮政带给姜农的喜悦

    作为一名从业近三十年的记者,我见过太多爱心助力的感人情景,但在安顺市平坝区桃花湖村村委大院,当地姜农因得到邮政电商扶贫后绽放开心笑容的模样最让我难忘。 

    当时,因受市场、交通等因素影响,眼看着上千亩的小黄姜收成在即,但村民却因销路不畅而焦急万分。是安顺市邮政分公司及时启动了电商扶贫项目,帮助村民解了燃眉之急。作为媒体记者,我跟随扶贫组进驻了桃花湖村,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桃花湖村的优质小黄姜通过“黔邮乡情”上线推广,这让我看到了邮政扶贫的智慧和实效。更重要的是,这让姜农重拾了种姜的信心,脱贫致富有了新希望。 

    “邮政电商扶贫真给力,帮助我们姜农找到销路,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在采访过程中,桃花湖村的杨池花笑着对我说。她的笑容感染了我,相信在党委政府和邮政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电商扶贫这条道路会走得更远。我也将继续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些难忘的画面。

    平坝区桃花湖村小黄姜种植户 杨明成:愿小黄姜实现规模化种植

    我生活的桃花湖村距离平坝主城区有30余公里,是平坝区一类贫困乡镇齐伯镇的一类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96户。我们村有着百年种姜历史,但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销路不畅。小黄姜一直是零星种植,形不成规模,村民增收乏力。2008年我因病致残,让家里雪上加霜,我也陷入了痛苦和绝望中,足不出户整3年。 

    2015年,我在电视上看到平坝农产品触网热销的新闻后,开始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发布卖姜消息。2016年,平坝区“农村电商列车”开进了桃花湖村,因为有网络卖姜经验,我被推举为村电商服务站站长,同时,邮政的精准扶贫项目组进驻村里。在平坝区电商办和邮政的共同帮助下,小黄姜经过精心包装,成功登上了“黔邮乡情”平台,这让我重拾信心,开启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 

    邮政拥有“线上+线下”的优势,适合我们山村贫困户。现在,我已经动员亲戚朋友加入售姜队伍中。我很感谢政府和邮政的帮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名长跑运动员,也许起步不是很好,但是我一直在跑,没有放弃。现在,桃花湖村的小黄姜正在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村民们也步履铿锵地奔向全面小康的大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