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政伴我成长
□程伟

    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感受自己丰富多彩的别样人生。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虽然不缺吃少穿,但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过年的时候才能添置新衣服,平时几乎都是一身“海军蓝”。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父母也融入了滚滚的务工潮,把我留在外婆家。那时刚上小学,每次放学回来,我都要走到门口的一个窗台前,踮起脚尖看看上面有没有信,有信的时候,就一把抓起来兴高采烈地朝屋里跑去,没看到信,内心会一阵失落,然后低着头走回屋里写作业。拿着信回到屋里后先一封封地看来信地址,判断是谁寄回来的。那时,几个姨和舅都在外面务工,外婆收的信特别多,半年时间就装了满满一抽屉。读信的任务自然是我的,读信的时候,家里人都会放下手上的活计,凑上来认真地听,一家人的表情也随着信的内容时而舒展、时而紧张。父母的来信,我私下还会再读一遍。信中虽说“一切都好,勿念”,可是我却能从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他们做事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暗暗立下了要好好读书的志向。晚上在煤油灯下,外公外婆口述,我用歪歪扭扭的字开始一封封地回信,第二天再由我带到学校附近的邮政所,贴上八分钱的邮票后,郑重地投到绿色信箱中。 

    第一次离开家是去县城读高中,学校规定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那时候住校生一般都会自己带腌菜,腌菜吃完了才买食堂的新鲜菜,手上不多的钱都是为了后半个月准备的。有一次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手上的钱也不多了,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使,那几天一到吃饭的时间点就特紧张,甚至都做好了不吃菜的准备。那天中午课间操,班主任老师走过来递给我一张汇款单,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00元的数字,心里怦怦跳,然后看到是父亲的名字,一瞬间就湿了眼眶。那一刻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无论自己走多远、走多长时间,父母是一直都在牵挂着我的。当天下午我就跑到邮局把汇款取出来了,揣着一张百元大钞,好长时间不舍得花出去。那个月回家,父亲有些歉意地对我说:“你妈跟我说你手上没钱了,我又忙没时间送,就邮过去了。” 

    进入大学,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张存折——邮政存折。还依稀记得我背着行囊离开老家的时候,父亲把存折递给我说:“这里面的钱,你交了学费后还够花3个月,该花的钱要花,不要苦了自己。”我使劲点头,挥手告别,转过身却泪如雨下。大学的生活是充实而精彩的,大一的时候,每天都会抽时间写信,和天南地北的同学谈大学的感受、谈近况、谈人生。最高兴的事,就是拿着回信,找一处僻静之地,坐下来慢慢地品读,那一刻完全沉浸其中,快乐充盈着全身。还记得从宿舍到教室要路过校园邮政所,每次走过时,我总会不由自主放慢脚步,扭头朝里面看一眼,心中有着莫名的好感,甚至很羡慕在里面上班的人。大四的时候宿舍装了电话,信也写得少了,和外地的同学虽然也保持联络,但总感觉有些话无法说出来,心里总感觉堵得慌,感情也就慢慢地淡下来了。 

    大学毕业没有赶上“包分配”,带着些许的憧憬,通过几番面试后如愿进了邮政。那时的邮政正处于邮电分营后的艰难时期,每个月末看着微薄的工资收入,内心一次次起了波澜,但是每一次都咬牙告诉自己要坚持。如今,已经和邮政一起度过了18个春秋,早已和邮政融为一体,身上打上了深深的邮政印记。每次看到大街上飞驰而过的邮车、行色匆匆的投递员和绿色铮亮的邮政招牌,心里都会涌起莫名的感动。看到中国邮政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上升、新业务不断扩展和王顺友、尼玛拉木、其美多吉的新闻报道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在邮政走的每一步,现在回想起来都那么踏实。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的青春,并不后悔。 

    女儿已经10岁了,她不写信,也没有取过汇款,跟她讲过去的故事,她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她眼中的世界就是动漫、iPad、芭比娃娃,与我小时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当然更不用为一日三餐而担忧。有一天放学回家,她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她要开始集邮了。问她为什么,她说:“你不是在邮政上班嘛,我不能给你丢脸啊,关键是集邮能学到很多知识。”我哑然,却很欣慰,觉得不懂事的孩子突然就长大了。 

    空闲的时候,我会拿出纸和笔写一写,虽然没有收信人,但是把自己心里话写出来,感受笔尖“沙沙”的美妙声音,心里就无比踏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