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改革开放是绕不开的话题。梳理走过的脉络,展望明天的图景,多元化的庆祝高度聚焦在40年的坐标点上,让人心潮澎湃。诸多总结让改革开放40年有了厚重的解读,不同的角度让这个40年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历史就是在争论、冲突、不解中破浪前行,谁也不能否认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谁也不能否认更多个体在这个时代的变迁中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进步。
改革就是要攻坚克难,就是要打破壁垒,就是要冲出围城,而人民从来都是改革的主体和生力军。小岗村人首创的农业“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一面鲜明的旗帜;福建国有企业55位厂长、经理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成为一声响亮的呐喊,由此而爆发出的是人民群众的一个个创造、一个个发明。
常言道,高手在民间。人民群众最知道改革的“梗”在哪里,最知道破“梗”之计是什么,只有发动大家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之中,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将改革的发力点瞄准靶心,惠及民众。
邮政作为改革开放中的大型国企,走过的转型道路并不平坦,从3年扭亏到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迸发出的强大动力和活力正是广大一线员工奋力创造而来,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点滴创新推动着邮政的转型与发展,用“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书写着邮政改革的新时代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此语对于中国邮政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最硬的骨头必然要啃,最难的局面必然要破,最坚的壁垒必然要拆,这是时代之问,必然要答。历史的责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的肩上,只有上下同心,依靠员工,尊重员工,倾听员工的呼声,了解员工的思想,照顾员工的利益,才能真正激活员工的动力和潜能。只有弘扬员工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经验,传播典型做法,才能让敢想敢试的人有干事创业的氛围,让敢拼敢闯的人有奋进争先的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邮政任重道远,没有必破之心和必破之力恐难完成,汲取40年的宝贵经验,继续调动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发挥驱动作用,让首创精神重构组织动能。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一书中写道:在科技进步的意义上,“四十不惑”的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也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下一个40年,我们将会为改变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