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邮政榜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时俱进的精神印记
□本报记者 李珧 张焯 田学东

    


    


    

    16岁成为中国邮政第一代女投递员、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被评为北京市劳模、20岁被评为全国劳模、22岁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23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0岁成为原邮电部主管邮政工作的副部长…… 

    罗淑珍,是中国职业妇女成长的一个传奇,更以“一封信,一颗心”的服务精神,演绎了中国邮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时至今日,“一封信,一颗心”是邮政人始终不变的服务理念,它的精神内涵在一代代邮政人的传承中得到不断丰富。 

    以罗淑珍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邮政劳模,是邮政劳模精神的起点,在她之后有“香巴拉信使”王顺友、“溜索姑娘”尼玛拉木、“雪线金刚”其美多吉……一代代邮政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封信 一颗心

    “早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我们女投递员和男投递员一样骑着二八自行车赶到人民日报社等着取印好的报纸,每人取一捆,再赶回单位分给各投递段投递。” 

    10月26日,83岁的罗淑珍与记者说起过往,16岁时在原北京市公安街邮局工作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位声音洪亮、言语流畅、满面笑容的老劳模,说起自己的事业时仿佛是老人与儿女之间的拉家常,还带着往日奔波在大街小巷的那个投递员的亲近感。 

    可在工作伊始,罗淑珍的身边也不乏议论声,一些亲戚朋友说投递员的工作是“跑马路”“数门牌”的苦差事。她扪心自问,投递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工作中,罗淑珍真切地体会到了人民对投递员的需要,“我走到哪里,人们都热情地欢迎我,常常是人们把我团团围住,急切地问:‘有我的信没有?’就像我已经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姓名一样。”说起当时受欢迎的场景,罗淑珍的自豪感溢于言表,“那时,每个寄信人都在计算着收信的时间,而收信人也在等待着亲人的来信,这实际上正是‘一封信,一颗心’啊!” 

    投递员一年四季都在户外工作,遇到的情况十分复杂,可是投递工作又要求精神集中。为了准确无误地把信交到收信人手中,罗淑珍严格要求自己,定下了“九个一样”的工作原则:在工作的各个环节执行制度一个样、晚班和早班一个样、假日同平日一个样、邮件量多同量少一个样、遇到坏天气同好天气一个样、报纸出版早同出版晚一个样、个人有事同无事一个样、有没有人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不在场一个样。“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不管有没有人检查,都要严格保证工作质量。”罗淑珍说,只有坚持“九个一样”才能以“一封信,一颗心”的精神去做好投递工作。 

    那时,邮局经常收进来一些写了大街名没写胡同名或写了胡同名没写门牌号的信件,投递员管这叫“瞎信”。有一次,一封地址写着“北京前门内田秀萍收”的“瞎信”给罗淑珍出了一个难题,罗淑珍在投递段的各个胡同四处打听都没有找到这个人,最终在胡同张贴的选民榜上找到了田秀萍。收到信的田秀萍拉着罗淑珍的手说:“真是感谢你们投递员呐!”这让罗淑珍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对投递员寄托着殷切的希望,她想,如果能把选民榜抄下来,那她负责片区的人员信息就都掌握了。从那以后,她在片区看到选民榜都仔细抄录下来。就这样,罗淑珍渐渐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大数据”信息库,这也成了她消灭“瞎信”的有力工具。 

    在近20年的投递工作中,罗淑珍创造了投递360多万件邮件“零差错”的纪录,回忆起这20年,罗淑珍感慨道:“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当投递员的那段时光,这份工作看起来平凡,实际上是党和人民非常需要我做的工作,也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为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就是我工作的价值,我觉得特别光荣。”

    担当者 学习者

    40岁那年,罗淑珍成为了原邮电部主管邮政工作的副部长。与这位邮电老领导面对面,记者被她的细致和真诚所深深打动了。 

    采访当天,她向记者表达歉意:“昨晚准备这些材料,没睡好,今天可能状态不好。”边说边从布袋里拿出一沓材料递给记者:两份报道过她的杂志都已经翻到了报道的当页;几份20世纪50年代的资料已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好;手书的工作经历、人生回忆等密密麻麻写满了10页信纸,字迹工工整整,字体苍劲有力。虽然已卸任多年,但她对工作的认真严谨丝毫没有褪色。 

    在这沓厚重的资料中,罗淑珍特别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当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向周总理汇报“一封信,一颗心”精神时的珍贵讲稿。罗淑珍告诉记者,1959年4月,她作为北京代表团代表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团讨论时,周总理来到了北京代表团参加讨论,“我们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听周总理来了,都抢着发言介绍本行业的情况。我向总理汇报了邮电系统的情况,讲了我们如何贯彻‘人民邮电为人民’的精神,如何做好投递工作。当我讲到我是以‘一封信,一颗心’的精神来送好每一封信时,周总理高兴地说:‘人民需要你们投递员,你们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听完周总理的一番话后,我十分振奋。周总理还关心地问:‘你一天送几趟信啊?有没有困难啊?’我回答说:‘没困难,就算有困难我也不怕!’周总理还问我:‘骑车摔过跤没有?’周总理这么一问,在场的代表都笑了。”讲起与周总理的这段往事,罗淑珍仍激动不已。 

    如今,罗淑珍依旧忙碌着。 

    今年10月1日,罗淑珍出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庆特别节目《相约新时代》的录制现场。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相约新时代》邀请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亲历者,回顾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罗淑珍受邀为大家讲述了通信方式的变迁。 

    采访前,曾任中国邮电工会全委会主席的罗淑珍参加了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强调了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提出要尊敬劳动模范,用劳模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作新时代的奋斗者,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老一代劳动模范,罗淑珍在现场倍感振奋。她对记者说:“劳模的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是与时俱进的!”

    新时代 新劳模

    从一名投递员成长为原邮电部副部长,荣誉加身的罗淑珍却从不懈怠。在她眼里,劳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与时俱进的“法宝”就是孜孜不倦的学习。 

    “我被评选为全国劳模,是组织对我的培养与期望。成为劳模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心中要有大业,有更高的追求,劳模能做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对工作更加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新时代的劳模也应如此。” 

    罗淑珍告诉记者,新时代的劳模在与时俱进,发挥作用,她作为老劳模同样不能落后,她在信纸上写下了一首掷地有声的诗念给记者:“胸怀祖国望全球,初心使命记心头;庆幸赶上新时代,思想武装为追求;跟上形势不停步,不能倚老气横秋;永听党话跟党走,老骥伏枥志不休。” 

    60余载时光飞逝,先进群体的结构不断变化,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在今年的邮政系统双先表彰大会上,有以“工匠精神”确保邮件万无一失的新时代邮政榜样代表柴闪闪;有打造了中国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使用最广、处理能力最强的扁平件分拣机的邮政科技人竺维燕;有开创“蔡川模式”、创造了“十年零坏账”信用的邮政金融人马沛祥;还有在全国海拔最高的双湖县坚守投递岗位13年的邮政投递人益西卓嘎……代代传承的奋斗故事依然动人,“知识型”“创新型”的新邮政榜样们也在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但无一例外,在新时代邮政榜样的眼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封信,一颗心”的服务精神始终不变,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印记,深刻地影响着邮政榜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流淌在邮政人的血液里。 

    在邮政系统双先表彰大会现场,听了新时代邮政榜样们的故事,罗淑珍由衷地感到他们把个人理想和工作追求融入邮政事业发展之中,真正展现了新时代邮政人的精神风貌。她说:“无论在哪个时代,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邮政榜样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新时代的邮政榜样要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邮政服务,全心全意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