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集邮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月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建辉:不辜负“国家名片”的使命

    近日,第十四届(2018)光华龙腾奖授予于敏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设计40人荣誉功勋”。著名邮票设计家、邮票印制局设计总监王虎鸣,作为邮票设计界的代表赫然在列。在受表彰的40人中,不乏曝光率极高的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等。看到这个熠熠闪光的名单之后,笔者惊讶不已,方寸之地的设计代表竟可与国之重器的设计大师并列。沉思良久,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是老邮政,也不要小看了“国家名片”的地位,更不要轻视了“国家名片”的设计。 

    邮票,从它诞生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邮资凭证。当用户将贴足邮资的邮件投入邮箱后,就可以不受“护照”的限制,进入它想去的国家。同时,各国都把本国最值得骄傲、最值得“显摆”的物件搬上邮票,已显示本国优秀的文化。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邮票的功能在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地逐步弱化。这种弱化不是邮政功能的弱化,而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这种弱化也没有降低“国家名片”的地位。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送给英国女王的国礼中不就有中国邮票吗?这次王虎鸣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设计40人荣誉功勋”,不是又一次说明邮票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吗? 

    王虎鸣获得此项殊荣不是偶然的,是他从事邮票设计30年,在“国家名片”上呕心沥血、以大国工匠精神雕琢小小邮票的认可和褒奖。1987年,王虎鸣这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才生,被邮票设计泰斗邵柏林慧眼识中,从此走上了邮票设计之路。30年来,王虎鸣以设计150多套邮票、200多套邮资图的数量和获得30多项国内外大奖的成绩,令人信服地成为中国邮票设计群体中的翘楚。 

    回顾历史是一种总结。笔者以为,王虎鸣获得的奖项,是国家授予他本人的崇高荣誉,也是授给中国邮票设计群体的荣誉;是授给中国邮票的荣誉,也是授给中国邮政的荣誉。 

    当我们在祝贺王虎鸣获得这个崇高荣誉的时候,希望邮票设计者能有所感悟,管理者也能有所感悟。总而言之,千万不要辜负“国家名片”赋予的崇高使命。(作者为原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司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