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邮务聚焦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1月1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想田园”寻绿意
——记南京邮政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近年来,南京市邮政分公司在实施常态化精准帮扶的基础上,结合村民所需与企业所长,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丰富扶贫内涵,使精准扶贫工作更加常态化、产业化和多元化。


    

市民体验农耕文化。


    

农户展示有机玉米。


    

无人机拍摄下的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全貌。

    “稻花香里说丰年,无想田中庆开镰。”2018年11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邮政分公司联合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溧水区东屏镇爱民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举行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民俗表演、产品展览、采摘试吃、稻田割稻……来自全区的两百余名市民和当地农户一起体验农耕文化,共庆大丰收。 

    这是南京市分公司聚焦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分公司创新运作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邮政企业的帮扶热情、业务优势、带动作用转化为资金支持、项目对接、扶贫济困的实际行动,强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品牌共推、文化活动等载体,丰富了扶贫内涵,提升了扶贫效果。 

    党建引领 扶贫常态化 

    爱民村位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属于丘陵山区,半山半圩,是市定脱贫欠发达村,共有低收入农户54户。 

    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2016年,南京市分公司启动了精准扶贫工作,与南京市安监局挂钩帮扶爱民村。其中,邮政结对帮扶的33户低收入农户,由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构成。在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莫志坚看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常抓不懈。基于此,该分公司通过实地调研、研讨交流,实行具有邮政特色的“党建引领惠民生 凝心聚力促脱贫”四项常态化扶贫机制,即组织“一对一”帮扶、筹措一批专项资金、依托一个服务品牌、打造一个扶贫阵地。 

    组织“一对一”帮扶。针对爱民村低收入农户,以户为单位,与各党支部开展对口帮扶,同时,由分公司党委统一起草方案,各支部主动对接,采取上门慰问、结对帮扶、特色活动等方式实施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 

    筹措一批专项资金。采取行政出一点、职工捐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等“三个一点”的方式,筹措一批扶贫专项基金,用于日常结对帮扶。各党总支、党支部积极组织捐款活动,全局广大党员踊跃参与,累计募得资金10余万元。 

    依托一个服务品牌。依托“亲情助老”邮路,由溧水区邮政分公司党总支落实,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交流、基础护理、养生保健、文体娱乐、家政维修和代购代办等常态化服务。 

    打造一个扶贫阵地。在爱民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打造扶贫阵地,通过展示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阶段性成果,为当地村委会及贫困户搭建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组织活动、结对帮扶的平台,做到扶贫工作有阵地、有抓手、有声音。 

    南京市分公司党委党建工作部副主任朱桂琴告诉笔者,坚持“党委推动、总支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将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压实,切实把扶贫主体职责担起来。 

    创新模式 扶贫产业化 

    “这红心番薯口感很好,有种小时候的味道!”市民郑女士试吃了从邮政集订的红薯后,赞不绝口。她口中提及的红心番薯,产自爱民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采取‘集订分送’的销售方式,每周五线上下单,下周二配送到点,客户前往邮政自提点自提。”南京市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农产品进城项目组负责人江园园说。此前,“果优优生活”微信平台已经推出该基地种植的“南粳46”水稻、有机玉米等农产品,市场反响良好。爱民村村民李清坤说:“邮政推介种植的‘南粳46’水稻,口感很好,非常好卖,我们一年能销售稻米30多吨。” 

    据南京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吕瑞祥介绍,该分公司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从援助资金到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以产业带动实现富农增收,探索具有邮政特色的产业化精准扶贫之路。一方面,引入市场化机制,委托南京鑫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11亩,垦荒筑路,架设水电管线,整治改良120亩水稻田,建设生产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发挥邮政“邮乐农品·南京馆”“果优优生活”等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同城配送物流网络的优势,通过线上预售、“邮乐小店”拼团、“集订分送”等方式销售,提升爱民村农产品的流通率和知名度。 

    “我们致力于在3年内将爱民村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农产品绿色健康、科技水平先进、展示示范功能强大的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同时,通过组织邮乐购VIP储户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建立多类合作经营机制,把扶贫品牌树起来,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吕瑞祥说。 

    在“南粳46”水稻种植区,竖着一块“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的标识牌。南京鑫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徐刚告诉笔者,基地与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合作,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水性制剂航空植保专业制剂。“大力推广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实用技术,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徐刚说。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基地根据爱民村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情况,确立了“优质稻米、特色果品、荷藕生产、生态苗木”四大主导产业。 

    在打造基地的同时,邮政协助爱民村成立了辉凰农植物专业合作社,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新模式。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精准扶贫工作向组织化、专业化、合作化服务的转变。 

    “为实现爱民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我们以专业合作社方式实现产业带动、农产品进城以及劳务输出,定向帮扶合作社社员(贫困户),切实实现邮政定点帮扶的贫困户脱贫的目标。”爱民村党总支书记章祥兵介经说。 

    合作社章程明确“两个优先”:优先吸收邮政定点帮扶的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提供无偿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和安排劳动生产,优先收购邮政帮扶的贫困户生产或养殖的农产品。“目前,南京鑫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聘用4名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章祥兵补充道。 

    丰富载体 扶贫多元化 

    2018年8月11日,溧水区分公司与溧水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局共同举办了“无想田园”品牌农产品社区行活动,永阳街道17个社区、12家品牌农产品参展企业参与。“无想田园”是溧水区农产品公用品牌,也是江苏首个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认知度,溧水区农林局与溧水邮政签署合作协议,发挥邮政渠道资源优势,助力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及渠道搭建。溧水区分公司通过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在线上的果优优、邮乐购等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可溯源、售后有保障的优质农产品;在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开设“无想田园”品牌旗舰店,通过朋友圈广告、户外大屏、营业网点等媒介做好品牌推广,并承办了“无想田园”品牌农产品社区行活动。截至2018年底,溧水区分公司已在溧水区17个社区举办活动9场,参加客户数为2500人次,供应商参展次数为42次,展示农产品近百种。 

    溧水区农业局副局长方明保表示:“自从与邮政合作以来,越来越多的‘无想田园’产品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依托邮政的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打开市场,打响‘无想田园’品牌。” 

    近年来,南京市分公司帮助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品牌产品走出了家门,如江宁横溪西瓜、高淳固城湖螃蟹、溧水白马蓝莓……除了品牌共推,该分公司还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激发内生脱贫动力。“与爱民村传统戏剧团——黄玫瑰戏剧团合作,结合邮政旺季生产外拓宣传需求,开展进社区文化路演活动,帮扶爱民村村民劳动创收,可谓一举多得。”溧水区分公司员工李爱玉说。2018年,路演活动共举办10场,此外,邮政还组织了图书捐赠、绿色邮政宣传、金融风险防范知识宣传等公益下乡活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