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财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有梦 善思砺行
□周新颜

    中邮保险总部市场经营部

    三等奖:中邮邮保佳人女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创作成员: 

    牛菁华(中邮保险总部市场经营部)

    作品简介: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女性失联、被害事件中,女大学生受害者占多数。女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对自身安全关注不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旦遭受侵害,往往对其人身和精神都将造成严重创伤,该产品正是以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专属客户而设计的。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如遭受性侵害事件,向警方报案经认定为性侵害的,对被保险人生存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等进行补偿;对性侵害致死的一次性给付保险金。

    作品评价: 

    该作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详细的保险保障方案,体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在保险责任与免责条款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争议纠纷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


    

牛菁华和同事探讨产品条款。

    笑容腼腆、青春洋溢、言语中总是充满自信,这是中邮保险总部市场经营部牛菁华给人的第一印象。和他接触久了以后,你还会发现在他年轻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从学校到职场,只要是交给他的工作,他一定力争做到最好,从没让谁失望过。正如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届中邮保险产品创意大赛中,牛菁华一路过关斩将,他创作的“中邮邮保佳人女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从170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三等奖,又一次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此时的他,步入保险行业只不过两年。 

    人文关怀显真情 

    产品展示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对于这个研究方向,牛菁华整整准备了4年。4年前的9月,牛菁华刚刚考上研究生,满心欢喜地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然而,就在那段时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接二连三的新闻报道不断刺痛着每一个国人的心。一天,牛菁华在电视上看到一名被害女孩的父亲悲痛欲绝地接受媒体采访的画面,他的内心又一次被深深地触动。痛心之余他陷入了沉思:拥有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们为什么会频频失联?能否设计一款保障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险?自此,牛菁华就把人身保险,特别是对女大学生的人身保障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边学习边积累相关知识。 

    毕业后的牛菁华来到中邮保险总部市场经营部,从事邮银渠道保险产品的营销包装工作。这个岗位需要对公司每一款邮银渠道保险产品的基本信息了如指掌,牛菁华充分利用每一次新产品包装项目的机会,向经验丰富的讲师虚心请教,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搜集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进行比较学习,研究不同客户群体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很快,保险专业出身的他就掌握了各种产品的基本形态,成了部门里的“产品专家”,从产品特色到投保规则,从产品收益到保险责任,他都信手拈来。同事们都说,这个岗位正好适合他这样的保险专业人才。就这样,天天跟产品打交道的牛菁华有了接触保险实务的机会。 

    一次,公司准备对女性健康险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摸底调研。接到这项任务后,4年前那位几度落泪的失联女孩父亲的面孔又一次闪现在牛菁华的脑海里。怎样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怎样弥补悲剧对受害家庭造成的创伤?如何从客户的角度去设计保障条款?中邮保险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如何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牛菁华不断思考着。摸底工作结束后,市场研究报告让牛菁华看到了女性保险市场的旺盛需求,他意识到开发这类细分客户群体的特色保险产品对公司产品体系的构建和公司形象的树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中邮保险举办第一届产品创意大赛的消息传来时,同事们问牛菁华有没有好的创意,他笑着回答:“早就有了,上学的时候就想好啦。”在学生时代的所见所闻,将开发一款女大学生人身保险的种子深深埋在牛菁华的心里;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大量市场数据和市场需求,为他的产品创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支撑,使他的创意思路更加清晰。就这样,牛菁华带着创意踏上了创意大赛之路。 

    全情投入收获多 

    任何一个好的产品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价值、可用性、可行性,三者缺一不可。牛菁华的产品创意初稿很快形成,明确了产品保险责任、产品客户群体、产品投保规则、产品定位,甚至连保险责任免除等细节都考虑进去。4年来,从最初不成熟的想法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对牛菁华而言,这不仅是一个产品、一次比赛,更是他在保险从业路上的一个目标、一个梦想。 

    初赛结束后,牛菁华的创意项目以前20名的成绩成功杀进决赛,这是对他的理论知识、创新思维的肯定。但准备决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白天忙工作,牛菁华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撰写演讲稿、制作PPT。其间,他发现很多产品细节还没有考虑到,便一次次地修改完善,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想方设法寻求帮助。那段时间,同学、家人、朋友几乎都被他轮番“骚扰”过。一次下班路上,正骑车往家赶的牛菁华突然想到保险中有关精神损失费的费用标准还没有明确,到家后,他顾不上换衣服就连忙给从事法律行业的同学打电话,询问法院对精神损失费的判决标准;当考虑到风险控制的内容时,他想到自己的研究生同学做过相关的毕业论文,便立马致电征求同学的意见,并仔细研读论文中有关风险管理的论述;考虑到大学生身份校验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就没法进行正常的核保流程,他就在工作间歇打电话给在学校工作的父亲,详细询问学生学籍证明的相关事宜;他还把自己的女同学当作产品的潜在客户,让其提供产品责任建议,从中汲取有用的建议,不断完善保险责任。在他的努力下,作品创意的思路越来越接地气,一个成熟、完善的保险产品逐渐成形。在PPT制作过程中,牛菁华综合考虑视觉效果、现场灯光、投影屏幕比例、产品主题等多种因素,尝试多种课件模板,最终确定了最佳模板展示效果。 

    产品创意大赛设有网络投票环节,这对一向低调的牛菁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网络投票本质上拼的就是产品需求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共鸣。要想在这个环节拿到高分,首先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牛菁华说。为了宣传自己的创意产品,牛菁华将投票链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之后又挨个转发到微信群里。熟悉牛菁华的老同学说:“他平时很少发朋友圈,我从来没见他在微信上这么频繁地发宣传信息。可见,为了这次比赛,他真是拼尽了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网络投票环节,“女大学生专属意外伤害保险”获得了相当高的人气,在20个创意产品中名列第二位,这极大地增强了牛菁华对决赛的信心。 

    在产品设计方面,牛菁华做足了功课,但决赛前,他还将面对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提高演讲环节的现场表现力。他深知习惯于学术研究的自己,在舞台表现方面的能力并不突出,但他同样清楚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通过流畅的演讲表达出来,一切都将功亏于篑。由于缺少演讲经验,牛菁华的演讲稿里存在语言重复、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为此,他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不厌其烦地修改演讲稿,然后,回到家里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甚至在跟同事吃午饭的时候他都在一声不吭地默背演讲稿。最终,决赛时牛菁华的现场表现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创意比拼展风采 

    2018年12月14日,第一届中邮保险产品创意大赛在北京举行。赛场外寒风刺骨,赛场内意兴正浓。初赛选拔出来的20个创意作品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比拼,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抽签顺序,牛菁华的现场展示排在了下午,整个上午的比赛可谓精彩纷呈。牛菁华认真聆听着每位选手的演讲,不断吸取各位选手语言和动作上的优点,反复琢磨和优化着自己的演讲内容。随着一个又一个选手上台演讲展示,比赛气氛也逐渐被推向高潮,表面镇定的牛菁华内心已经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上台将自己的产品创意展现给评委和现场观众。 

    经过短暂的午间休息,下午赛程如期开启,牛菁华怀着无比激动又略带紧张的心情走上了演讲台。“本产品的社会意义在于,唤起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关注,通过对被伤害学生心灵和精神次生伤害抚慰,彰显社会对女性的关爱,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共建美丽和谐社会。”牛菁华以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作结,给观众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产品单从创意新颖度上看,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了。”赛后,一位评委点评道。另一位参加过初赛的评委在一旁补充道:“这个产品在初赛时就引起了评委的热议。” 

    面对评委的交口称赞和获得的荣誉,牛菁华显得非常淡定、从容。他说:“对我而言,重要的不是在比赛中获奖,而是自己的创意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经过比赛的历练,我对法律、风控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演讲技巧也有了明显进步,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部门同事间的支持和关爱。”他表示,今后将继续研究保险产品,增强自身专业性,为中邮保险的转型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相信,有了这次比赛的积淀与磨砺,在未来的工作实务中,迎接牛菁华的必将是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