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速物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4月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快递小哥”电梯费欠缺合理性
刘文

    沟通与协商才是合作的前提,大厦物业管理者需要诚意,快递企业则需要主动。几十层的办公大厦涉及人口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区,依赖快递员单打独斗、逐层送件,明显不是统筹效率的优选。只有多家快递企业与大厦物管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才可实现互利共赢。

    近日,有快递员爆料称,某地一大厦写字楼所属物业公司以“快递小哥使用电梯频率过高”为由,要求快递公司每月缴纳100元的“电梯费”,方可使用电梯。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快递员所属派送片区互不相同、不具有共性,公司无法报销,“去年是3个月收100元,后来改成1个月收100元,相当于3天的货就白送了。物业公司还说不交电梯费就让你走上去。”有快递员说。 

    这件事也让笔者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3月5日,笔者接到临邑县通知去县直一家单位收看电视会议,会议室在7楼,上楼时正好有工作人员刷卡,笔者便“沾光”直接乘坐电梯上去了,散会时就不方便了,所有参会人员从7楼步行下来。无独有偶,去年我和同学去一小区看望小学退休老师,由于老师耳朵背,我们按门铃不好使,进了电梯傻了眼,没有卡,电梯不听使唤,只好一步步爬上8楼,真真切切感受到电梯对外来人员收费的“霸王条款”,要是有个救命般的急事更难以想象。近日,笔者和一位在房企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们正在规划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计划配置梯控系统,业主只能刷自己家的 

    楼层,经过这样的设置后,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就根本进不来了,业主取件或叫外卖只能自己下楼取,这样就能避免陌生人进入,保证安全。 

    业主需要安全,也需要方便。小区既然有第一道门禁,不安全的概率就降低了;同时,一楼有快递柜,业主下楼取个快递是顺便的事,在时间上无所谓。但点外卖的就是事出“懒散”,你要他们下楼取外卖,他们就不方便了。你的安全措施过分,反而降低了业主的生活品质。 

    大厦管理方向快递公司收取电梯费,猛然一看,确实有“胁迫”的意味。城市里有几十层高的楼,爬楼送快件的确让人为难,交费自然会是不二选择。但也要看到,因为快递送件加大了电梯使用频率,客观提高了设备管养维护成本,占用了大厦物管资源,其要求补偿的诉求也似乎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快递行业具有便民的特征,简单收费并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电梯拥堵、使用频繁依然如故。从某种程度上说,收费甚至会沦为某种目的而非管理手段。此前,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报道,折射出快递企业与大厦物管沟通缺位,快递员与消费者反而成为被博弈的筹码。 

    沟通与协商才是合作的前提,大厦物业管理者需要诚意,快递企业则需要主动。几十层的办公大厦涉及人口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区,依赖快递员单打独斗、逐层送件,明显不是统筹效率的优选,也不利于大厦的秩序管理。如果多家快递企业与大厦物管共同商讨应对措施,成立联合服务机构、实行定时送件服务等,就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要说高档写字楼不让快递和外卖人员进楼是为了追求“档次”,那有些高档小区不让快递和外卖人员进来,就完全没有道理了。他们认为这些商服人员是外来人员,难以管理,所以禁止他们进入小区派件、乘电梯送餐。 

    其实,住高档小区的人也要上网买东西和吃外卖,他们的消费需求可能更大。上述做法纯粹是人为制造业主与物业的矛盾。你的“高档”管理,业主并不领情,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因为客户或业主是交纳了物业管理费的,他们有使用电梯的权利,而这些送货送餐人员不过是替代他们出了体力,将货物、食品送上门而已,电梯的使用频率并未因他们增多而减少,物管方只是借机转嫁分摊了自己的维保成本。 

    快递、外卖已经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给物管方带来了新的问题。不管怎样,物业公司都不应把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称作外来人员,视为不安全因素,他们更应从安全管理、方便客户的角度出发,妥善周全地寻求自身与各方的和谐相处之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