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5月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者永远正青春

    1919年5月4日,3000余名青年学生走向北京街头,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青年精神燎燃了全中华复兴腾飞的火光。1919年~2019年,走过百年,时代在变,五四精神却从未远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

  百年邮政的金字招牌,正是一代又一代邮政人用奉献的坚守的青春铸就的。也许你已经走过黄金般的青春,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许你青春正当时,想要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五四青年节,4对邮政师徒将各自讲述他们对青春和奋斗的理解。

    北京东四支局


    

李学颖(左)和周珊(右)

    营业员李学颖:用青春写就优质服务的正确答案

    2621、1331、448,这组数字是邮政电报使用的电报码,翻译成汉字就是我的名字。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听我提起这些邮政老业务,都说我记性好,其实,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年轻时我有那么一股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的心气儿。回首我的青春,我觉得那是磨炼自己性格、练就过硬服务品质的难忘时光。 

    从1991年十几岁到现在,我在北京东四邮政支局工作了近30年,经历着东四支局的发展和变迁,这里也留下了我的青春足迹。在那个信息传递手段还不算丰富的年代,营业大厅似乎永远都在排队,我们每天好像有办不完的业务。那个时候别说和用户多说两句话了,就是手上的业务稍微慢一点儿,都会被后面的用户催促。刚上班时,我看到这样的场面,心想,不管别的了,把活儿赶紧办完是最重要的。但看着身边的那些老师傅,业务办理速度似乎没有我快,但排在他们那边的用户似乎更有耐心,我挺纳闷,难不成性子急的用户都碰巧到我这儿了? 

    还没等我明白原因,一位用户见我手上慢了下来,就说我能力差。年轻的我一听这话觉得特别委屈,明明都把业务办好了还遭到了指责,当时眼圈就红了。“排队那么多人,我这边也不慢啊,凭什么指责我?”抹着眼泪的我找老班长诉苦。“业务能力是一方面,亲情服务才是咱们东四的‘绝活儿’,老师傅的本事不是哭出来的,是练出来的。” 

    老班长的话让我恍然大悟。自那以后,我常常“观摩”老师傅们的亲情服务,我发现他们在服务中的每句话、每个眼神和动作都和我不同,都透着对用户的关心。渐渐地,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我学到了要以想用户之所想的体贴感、走出柜台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亲切感服务才是亲情服务的本质。自那时起,我明白了,“如何做好亲情服务”不是东四邮政人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营业员周珊:用行动让亲情服务更青春

    自2013年,我在东四支局已经工作5年了,回想这5年,亲情服务是我见到和听到最多的关键词。从走进支局的那天,看到荣誉室中一位位以服务打动用户的劳模形象,到日常工作中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我早已将亲情服务标准牢记在心。在我看来,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亲情服务内涵,对新一代东四人来说,信息化和科技化迅速发展的社会更给了我们为用户提供全新“升级版亲情服务”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青春留下难忘的回忆和不悔的印记。 

    “亲情服务是什么?无论服务形式如何变,这个‘情’字永远不变。”作为营业班组的老师傅,李学颖的这句话给我很大启示。如今邮政业务不再是几十年一成不变,老师傅们常说的电信、电报、传真、长途电话等业务都已经没有了,移动支付、生活缴费、包裹快递等业务的迅速发展更让邮政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应以谦卑之心增强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用心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以创新铸匠心。 

    从多说一句话到多教会用户一个新技能,从想用户之所想到通过网络时刻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相信70多年来为用户提供亲情服务的东四支局会在我们年轻一代东四人手上焕发出更青春的活力。

    中国邮政研究院设计中心


    

魏俊荣(左)和符智捷(右)

    专家魏俊荣:实干见证青春

    “老魏,还是你来我才放心啊!”1995年的一天,31岁的我放下电话便出发前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地调研佳木斯邮件处理中心工程建设情况。十几个小时,火车加飞机,再在哈尔滨的深夜大雨中赶往车站,跨越河南、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我和晨起的阳光一同抵达目的地。一天一夜的奔波,浑身湿透,满腿泥泞,独身一人,未有片刻歇息,我直奔工程现场,为客户出谋划策。那时年轻的我再苦再累也不会停下奋斗努力的脚步,因为“您的托付,我的责任”是我对中国邮政的庄严承诺。 

    作为“60后”,我成长的年代英雄辈出,这也让我从小心中充满理想和信仰。1984年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邮政业,从事规划、咨询、设计工作。参加工作后恰逢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感受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倍感振奋,将自己所有的激情和热血都播撒在邮政这片沃土上,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从技术路线到建设方案,从应用仿真到效益评估,35年,我从未停下脚步,经常有人说我走路快、讲话快,总是急急忙忙,是啊,我着急,着急时不我待,着急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邮政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想把工作做到完美,想更快些,更好些,再好些。这么多年,我只在春节给自己放几天假陪伴家人,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全给了工作,看着自己负责的项目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我的内心无比自豪、幸福。 

    近10年,我手把手带徒弟们去一线勘察、写实、分析,雨雪不顾,寒暑不暇。如今,在徒弟的徒弟那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对邮政的责任和担当,这是青春和奋进的传承。 

    35年里那些激动的、昂扬的、焦灼的、煎熬的、充实的时光,令我终生难忘!苍松傲雪,只有全心奋斗过的青春才会隽永,我虽过知命之年,但实干让我迸发出新的生命力,鼓舞我前行,余生再唱春牛歌。

    设计师符智捷:青春,为C位奋进

    还没来得及感受春寒料峭,却已是谷雨过,立夏至。2014年,我满怀热忱加入了中国邮政大家庭,成了中国邮政研究院设计中心的一名设计师,彼时的我是一个对邮政充满好奇的毛头小子。自参加工作以来,单位给予了我挥洒热血的平台和前进的动力,领导时常关心、指导工作,师傅真诚传授经验,同事彼此相携、同舟共济,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从挥别书山的职场“小白”慢慢成了可以独立承担工程设计、参与重要规划、编制企业标准的中坚力量。 

    加入中国邮政的这5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作为集团公司科技支撑团队的一员,我深度参与了集团公司寄递业务能力十三五规划、陆运网转型升级、国际网路主要节点能力建设,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河北、广东、江苏、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当看到自己的规划方案变成邮车进出忙碌有序的物流园区,一笔笔勾勒的设计图纸变成林立而起的自动化设备,一件件快递包裹缩短传递时限,一项项专业研究得到认可,回想起一线调研的严寒酷暑、调整设计方案的通宵达旦,内心只有无限的幸福和由衷的喜悦。因为自己的一点力量,提升了百姓用邮体验,理想之花蓬勃绽放,青春的价值大放异彩。 

    去年底,我主要编写的项目《中国邮政区域寄递业务能力建设方案》获得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我把它看作对自己过去5年努力的总结,也是下一个5年奋斗的起点。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事,他们扎根邮政,精耕细作,是榜样,更是力量。他们对邮政事业的赤诚付出不断激励我前行;他们挥洒青春热血,实现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我定将追随他们,不负春光勤耕耘,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C位努力奋进。

    成都邮区中心局


    

王宏(左)和张文迪(右)

    邮车驾驶员王宏:干一行就一定把它干好

    1993年退伍后我来到邮政成了一名邮车驾驶员,不觉间,邮路竟已经跑了26年,安全行驶230余万公里。 

    年轻时,我的信念就是“无论干什么,干一行就一定把它干好”,现在想来,这就是我对青春、对奋斗的理解。从我当邮车驾驶员第一天起,我就喜欢找有关驾驶方面的书,经常钻研驾驶技术,跑不同路况的邮路时爱观察和琢磨,找出不同的应急策略,自己的业务技术因此日益提升。 

    要成为合格的邮车驾驶员,除了技术好,必须还要有舍得吃苦、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这是我多年工作的体会,也是我经常告诫徒弟张文迪的话。这么多年来,驾驶着邮车,我走过了千山万水,跑遍了全国各地,但印象最深、条件最艰苦的是年轻时从成都出发到兰州、拉萨、西宁等的西北邮路。路途遥远不说,冬季的时候邮路上都结着冰,特别是翻越唐古拉山、昆仑山、五道梁等海拔5000米的大山时,还要忍受因为高山缺氧反应带来的头痛、胸闷等症状,行驶在这些冰雪邮路上,必须一万个小心。记得跑康定这样的川西邮路时,夏天常常有泥石流,路上飞石不断,真是险象环生,但是,无论邮路上条件多么艰苦,我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只一心想着怎样克服困难完成邮运任务。我知道,这是我的工作职责,也是自己的价值体现所在。 

    能够干好工作,为邮政贡献力量,我特别欣慰自豪。奋斗过努力过,我的青春值得回味。

    邮车驾驶员张文迪:青春要不断拓展丰富自己

    我的青春正在进行时。 

    2012年,我成为邮车驾驶员的第一天,就跟着师傅王宏跑成都——康定邮路。康定邮路要翻越二郎山行至川西高原,冬天道路容易结冰,要挂链条;夏天山区雨多,常有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不过师傅说现在道路好多了,比起从前,现在不算艰苦。我们邮路的终点正是“时代楷模”其美多吉跑的邮路的起点,但他的邮路更险峻更艰苦,也更危险。师傅经常对我说:“其美多吉是我们的榜样,要向他学习。多学肯干,将来才不会后悔。”我觉得师傅的话是对的,我希望我的青春因为奋斗过而无悔。 

    跑邮路快7年了,平时除了跑康定邮路,单位里加班邮路需要增派人手时,我会积极接受任务并认真完成,所以这些年局里承担的省内邮路我也都跑了个遍,我和朋友说,我用邮车车轮丈量了四川的好山秀水。 

    我热爱我的工作,常常能够感受到我的青春在飞奔的邮车上快乐飞扬,但我知道,奋斗的青春需要不断拓展丰富自己。业余时间,我进行了增驾培训,使自己能够驾驶更多更复杂的车型;完成了成人教育,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行政管理专业大专文凭,下一步还准备再学个本科。我喜欢邮政这个团结和谐奋进的团队,领导的关心,师傅们毫无保留的教导,同事间团结友爱,我希望能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我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 

    现在我还有了自己的小家,孩子11个月大了,作为丈夫和父亲,我的责任更大了。虽然生活更加忙碌,但我觉得充实并快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加油好好干,让青春无悔。

    江苏如皋“爱心邮路”


    

姚泽民(左)和赵凡(右)

    原乡邮员姚泽民:青春是“从头到脚写满爱”

    天际刚泛鱼肚白,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还没醒,我醒了。30多年的乡邮员生涯,我几乎每天都在这个时候醒,记得以前每次去送邮件,镇上的居民都爱开我玩笑:“姚泽民来了,到做饭的点啦!” 

    18岁那年,我怀着一腔热血参军,2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经过战争洗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对于青春,我有了更多的思考:青春的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1981年,我转业到了家乡。因为在部队当过通信兵,组织安排我到如皋市邮电局当邮递员。从此,我把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与大部分工薪族“朝九晚五”相反,我的工作“朝五晚九”:每天5点起床,洗漱完扒两口饭;不到6点赶到邮局,然后插报、配报;8点出门送报送信;11点半回家吃午饭,休息一会儿,13点再上路;16点半投递工作结束,赶回邮局归班,处理一些无法送达的信件;之后还要分报刊,不到21点通常下不了班。 

    每天的生活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这么多年,忙出了游走性关节炎和腰椎病,腿上也磕磕碰碰留下了不少疤,但百姓相信我,我不能辜负。关爱用户,是我对工作的更高追求。邮路上,我力所能及帮扶孤寡老人,从刘镜寰、汪淑仪、吴敬林、张兰英,再到姜和芬,如果几天不去看他们,他们会失落,我也会不安。 

    我今年63岁,自打退了休,不用再“朝五晚九”了,可我没事就会到投递班转转,坐在老位置上,有太多的不舍。我也没有降低探望老人的频率,我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徒弟赵凡,最有价值的青春,是别人评价你“从头到脚写满爱”。 

    人民邮政为人民,我的青春无憾,我的人生无悔。

    乡邮员赵凡:青春是传好爱心接力棒

    “两天要打一次水”“每次去,记得把被子抱出去晒晒”“门口的路不好走,一下雨就去看看”……师傅的“注意事项”时常在耳边响起,曾经,我为能否传好爱心接力棒倍感压力。成为乡邮员前,我是部队的一名班长,当时就下了决心,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2004年,我转业回到地方,再后来,成了一名乡邮员。身份转换,初心未变,青春是宝贵而短暂的,无论参军还是工作,我都希望自己的青春不虚度、不浪费,过得越有价值,心里就越踏实、越坦然。 

    为促使我尽快熟悉流程、提高技能,单位安排临近退休的姚泽民指导我工作。他的故事我早有耳闻,心里不免担心,他在邮路上奉献了那么多年,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我能接好他的接力棒吗? 

    师傅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好口碑都是干出来的,只要尽心于本职工作,用心服务,就差不了。记得他第一次带我去见他的帮扶对象时,老人像看到亲儿子一般,那种期盼和依赖展露无遗。我暗自感慨,帮扶绝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多少年的坚持。 

    独立送邮后,我认识了残疾人郭艮华,他在村里靠开一家杂货铺勉强度日,卫生环境较差,商品摆放杂乱无章。平时送邮到他店里,我会顺便帮他收拾收拾。个人力量毕竟有限,经我汇报和协调,局里将他的店铺发展为苏邮惠民超市,不仅定期有区域经理巡店,而且商品丰富了很多。从此,他的店人气旺了,月收入从当初的1000多元增至现在的4000多元。 

    青春不是年龄,而是一种状态。我今年36岁,我会继续不忘初心,传好爱心接力棒,让师傅欣慰,让自己无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