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吉林省长春市邮政寄递事业部安庆路揽投部的揽投员。1994年来到邮局,成了那个年代骑着“二八”车穿行在大街小巷的邮递员。从那天起,我一直从事揽投工作。或许在别人看来,我的工作很普通,但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我希望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平凡而又伟大的邮政服务中去,沉浸在为民服务的幸福中。
“老同志”风雪跳站台
“你现在能赶来吗?我这里有个省内急件要寄。”2016年的一个冬夜,我接到了一个揽收电话。夜里12点多,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摄氏度,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去客户单位取件。为了赶上首频邮车,我带着邮件直接赶往邮件处理中心。“这不是安庆路的于师傅吗,这么晚,您怎么来了?”“我赶着帮客户发件。首班邮车走了吗?”“刚装完邮件,您看,就是那辆,正往门口开呢。”听了邮件处理中心的调度员的回答,我没多想,直接跳下接卸台,抱着邮件在没过脚面的雪地里追赶邮车。喊停邮车后,我向司机说明了原因并补齐手续,邮件终于顺利地随着邮车发运了。事后,客户对我说:“有你这样认真工作、甘于奉献的员工,邮政一定能发展得好。”
口口相传的“邮政儿”
在我的段区里有位客户孙大爷,他的儿女常年在外打工,自己腿脚又不方便。每次去送件的时候,我都会进屋陪老人聊聊天。日子长了,孙大爷对我的信任也一点一滴建立起来了。一次,孙大爷跟我说他每月都要去银行提取养老金,路远不说,还没有人陪同,对此老人非常犯愁。“孙大爷,您要是信得过我,就把银行取款单和身份证交给我,我帮您去取钱。”就这样,一帮就是两年。“小于这服务真是没得说,他就像我自己的儿子一样。”跟老伙伴们聊天的时候孙大爷逢人便说。段区内其他老人听说了,也纷纷找我帮忙,我成了老人们的“邮政儿”。每月开支日,老人们都聚在楼下笑眯眯地等着我的到来。当然,我也非常珍惜老人们的这份信任。
用实干回报企业
我的家庭条件不好,单位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每年的贫困职工名单上总有我的名字。这让我的心里很感动,我认为只有踏实工作,才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
因为家住得离单位较远,我每天5点就要起床,7点不到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5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对我来讲,揽投工作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手机要24小时开机,只要客户有需求,我随时都要保持最好的状态。“从7点到15点,8个小时,您竟然接了100多个电话。”一次,我的徒弟看到我的话费清单后,大吃一惊地说。我笑着说:“干咱们这行的,就得做到随时为客户服务,以后你就习惯了。”
蜜蜂只有辛勤地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蜂蜜。揽投员就是寄递业的“小蜜蜂”,“蜜蜂精神”也是汇聚在我们身上熠熠生辉的“大精神”。虽然已经临近退休,但我从没想过换一个轻松的岗位,因为我心里放不下我的企业和我的客户,在邮政工作,就算累点儿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