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南部有家与众不同的和牛养殖场,这家名为Mayura Station的养殖场仓库里存放的不是饲草,而是巧克力和巧克力饼干。网友闻讯纷纷感慨:“人不如牛。”不过,这吃着巧克力长大的牛肉质优良、味道独特,一块300克的牛排在顶级餐厅的售价高达300澳元(约合人民币1400元)。
说罢和牛,我们再来说说“大牛”。集团公司实施“千人引进”工程,引进的人才中不乏行业“大牛”。引进“大牛”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激发“大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任正非说过:“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不少企业管理者期待拥有狼性团队一样,但不可忽略的是狼性团队的塑造,除了企业文化的浸润,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你给团队喂肉还是吃草?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部分引进人才的待遇与普通员工相当,也缺乏配套的专有激励机制。如果没有“精料”,“大牛”还能继续牛下去吗?
邮政一直倡导和弘扬奉献精神,企业获得现有的成就,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奉献。奉献精神永不过时,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可能要求每一名员工都做到“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一个企业仅依靠奉献精神,也难以对高端人才产生吸引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集团公司科技兴邮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性研究,积极应用新技术推动数字邮政建设,在信息平台化、服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网络高效化、运营绿色化、管理科学化等六方面实现突破。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就需要引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在资本推动下,金融、信息、物流等行业高端人才的市场薪酬不断被炒高,甚至高到打破企业原有薪酬体系的地步。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实行政策倾斜,为高端人才提供差别化的薪酬和差别化的成长机会。人才引进是一个员工与企业相互吸引的过程,也是企业对外展示形象的又一平台。对来邮政的“大牛”做到不仅有“精料”,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这种最佳口碑雇主的身份也将有助于邮政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盟。
笔者相信,“千人引进”工程只是开启了邮政企业更新人才理念,注重高端人才引进的序曲;选人、用人、育人方式的变革也刚刚开启。我们要做的是为“大牛”备好“精料”,构建平台,打开通道,从而让他们能真正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动和牵动作用,驱动邮政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