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5月1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
□宋云丽

    4055件(册),门类丰富、内容珍贵的一批邮电部时期档案资料,最近被完整有序地收入中国邮政档案馆。这批档案的主人正是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朱高峰同志。 

    2018年12月,接到集团公司领导的电话,通知到朱高峰副部长办公室去接收档案,邮政档案馆的同志既兴奋又紧张。原邮电部老领导主动捐赠个人档案资料还是建馆以来的第一次,朱副部长丰富的履职经历和严谨的政风学风,使他留存的档案资料必定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但是,档案是什么状态、数量有多少、档案鉴定情况如何,这些都是未知数。如何顺利接收这批档案,而且不干扰领导的正常工作,让档案馆的同志们着实紧张了起来,大家群策群力想了很多接收预案,但因为没有相关的经历,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12月18日,按着约定的时间,档案馆的同志们走进了朱副部长办公室。朱副部长一边与大家亲切地握手打招呼,一边手指铺天盖地堆在桌上、书架上和地上的档案资料,平和地介绍道:“这都是我多年工作中使用和留存的一些重要的材料,这边是邮电部的,那边是工程院的,还没有完全整理好。”这时大家才认真地打量了一下朱副部长办公室,连沙发上都堆满了材料和书籍,但是,每个角落都是井然有序,会议材料、内部资料、书籍报刊分门别类,让人一目了然。 

    同志们所有预想的困难瞬间化解了。朱副部长一边翻动着桌上的档案,一边若有所思地说:“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有开会时准备的会议材料,有些是研究过程中形成下来的文件,有些是重大项目的资料汇编。你们是邮电部档案的保管单位,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这些档案也到了回家的时候了。”朱副部长一席话,说得大家心绪涌动。“回家”,这是对档案工作最深刻的理解,是对档案工作人员长年默默奉献的最高褒奖。 

    朱副部长亲切地询问了档案馆的情况,原邮电部的档案保管得怎么样?还在西三旗邮政院的院子里吗?库房还够不够用?档案馆的同志把邮政档案馆新馆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向老领导进行了报告,朱副部长十分高兴,勉励同志们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 

    朱副部长带有歉意地说:“大家可能要辛苦一些了,今天只能把这些档案给你们。”他手指了一下桌子上码放整齐的一摞文件和书籍接着说:“其他的我还要整理,等整理好,你们再来取。”大家惊讶地问:“这些档案都是您自己动手整理吗?”工信部档案处的同志接过话茬儿:“朱副部长怕我们搞不懂,弄乱了,每一件都是自己动手,十分辛苦。” 

    和煦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一位83岁老人略显单薄的身体上,老人与书山相对相望,构成了一幅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画面。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中国邮政档案馆工作人员先后4次来到朱副部长办公室,共接收了4055册(件)原邮电部时期的珍贵档案资料。档案馆今年将搬入集团公司新近投资建设的长阳新馆,同志们已经做好规划,要为朱副部长所捐赠的档案资料设立专题,以尊重历史,礼敬兰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