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速物聚焦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7月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快递业添点“绿”
□崔婷玉

    绿色发展是快递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快递业的绿色发展应该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只有在包装、基础设施、作业流程、运输及管理等环节都实现绿色化,才能促进快递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体系和机制。 

    本期,我们就从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和绿色配送等三个方面分析快递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共同探讨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图1 快递业务流程示意


    

图2 2010~2018年各年快递业务总量(单位:亿件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图3 2015~2019年各季度快递业务量(单位:亿件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图4 快递业绿色发展建议示意

    快递业绿色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快递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也随之飞速发展。快递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包装废弃物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突飞猛进的快递业如何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快递总体发展史、邮政快递行业监管、快递企业现状等多个方面对快递业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快递业的定义如下:快递业,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对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问题进行处理,以较快的速度实现特定物品或商品从商家或寄出者到指定地点或目标客户、接收者手中的物流过程,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运输组织模式上看,快递运输包含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两个主要环节(见图1)。 

    我国快递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1993年,诞生了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之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快递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2010~2018年各年快递业务总量(见图2)和2015~2019年各季度快递业务量(见图3)可以看出,2010~2014年,快递业务量增长了近6倍,年均增长率为56.3%;2015年、2016年,增长率为50%左右;2017年,因经济增速放缓而有所降低,增长率为28.0%;2018年,增长率为26.6%。近年来,快递业务量逐年快速增长,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增量依旧很大。 

    快递业本身既具有传统服务行业的性质,又是与信息化结合得最密切的行业之一,具有很多传统服务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近几年,快递行业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流行、物流技术不断进步、行业竞争充分、消费者素质逐步提高等背景下,让快递业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远见的发展策略。 

    根据快递的业务流程,笔者将分绿色包装(包装循环回收、电子面单等方面)、绿色运输(调度优化、车货匹配、多式联运、多车协同、共同配送等方面)、绿色配送(网点、分拨、新能源车辆等方面)等三个部分,对快递业绿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绿色包装 

    快递包装物主要包括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胶带等,这些包装不能循环利用和降解,过度使用不仅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近年来,政府和作为快递包装最大需求者的快递物流企业在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国家邮政局于2018年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发布了《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逐步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邮政业封装用胶带第1部分:普通胶带》等快递包装行业标准相继出台;快递企业从快递包装耗材减量和纸箱回收两个方面为推进快递物流可循环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创新,创新推出了绿色智能托盘、环保快递箱、环保快递袋、零胶水和零胶带绿色包装箱、瘦身环保胶带等产品。 

    近日,顺丰在杭州等多地试点投入“丰·BOX”可循环包装箱;苏宁“青城计划”落地江苏无锡,并正式启动“1000+绿色灯塔”的社区回收点建设;百世与一撕得共同发布全新环保PE袋“Nbag”;菜鸟计划在全国200个城市投入5000个绿色回收台。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主要快递企业通过采取减少过度包装、循环利用纸箱等措施,每年至少可节约快递封装用品55亿个;电子面单的普及率提升至92%,每年至少可节约传统纸质面单314亿张。快递包装绿色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绿色运输 

    当前,快递业务以异地为主,运输是快递的核心组成部分。“快”一直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运输的有序、高效是保障快递时效性的关键。 

    国内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对干线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公路运输加少量的航空运输已经不能满足快递业的发展需求。公路运输的过程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并产生工业上的“三废”,严重污染了环境。快递干线运输虽然涉及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但目前仍以公路为主(占比近八成)、航空为辅(约占15%),铁路占比不到2%。 

    政府和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快递业的绿色革命并不止于绿色包装,绿色运输也是重要环节。 

    如京东物流从2017年6月开始全力推行全供应链绿色环保战略级项目,致力于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旨在推动整个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化和环保化。 

    如何针对不同的物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或开展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的多式联运,以达到时间、费用等的最优化,且使汽车尾气对环境破坏最小,这是当前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课题。西南交通大学黄兴建教授在《高铁快递的竞争力分析》一文中,从高铁快递外部发展环境入手,分析了快递市场总体情况、高铁快递发展宏观环境和主要竞争对手。他认为,当前适合发展高铁快递,高铁快递专列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后,“高铁+快递”等运输新模式也应运而生。 

    三、绿色配送 

    城市配送,指服务于城区及城市近郊,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顾客需求把正确的货物及时送到顾客手中的物流活动。城市配送的车型十分庞杂,城市配送多以厢式车和客车运输为主,而“最后一公里”则多用电动三轮车来完成,这给大气污染防治带来了很多隐患。 

    绿色配送,指在配送过程中合理地选择路线,有效使用车辆进行科学配载,最大可能地采用节能和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配送工具污染物的物流配送方式。 

    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在2018年启动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在2020年底,在示范城市建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2个试点城市相继响应,积极出台相关办法,保证示范工程任务的顺利进行;菜鸟驿站、熊猫代收等快递代收点的出现以及快递柜的大量投入使用,极大地节省了快递配送时间,降低了配送成本,助推了绿色发展;多地也正在探索有效的城市配送方式,投入运营电动物流车,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建立绿色、智慧、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申通快递在上海投资100余万元,租赁31台新能源电动汽车,斥资新建足够数量的充电档,员工可以免费充电、用车;邮政企业在城市新增的投递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 

    河北农业大学学者王鑫娜在《基于绿色物流视角下快递行业发展研究》一文中也提出,可以实施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新组织方式,推动“无车承运+城市配送”等新模式,实现物流配送的绿色化。

    快递业绿色发展建议

    “绿色+快递业”是推动我国快递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推动快递业走绿色发展之路需要政府、消费者、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等全员参与、关注快递活动的全过程,同时,也要注意融入信息化、规范化和协同化(见图4)。

    一、统一思想,优化服务,多方联动治理 

    想要解决当前的污染和浪费等问题,真正实现快递企业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目的,仅仅有企业这一条主线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消费者及电商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绿色包装作为快递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商家、快递公司、消费者等在内的参与者,应该尽量遵循“零使用、少使用、流起来”的原则,共同发力促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发展。 

    消费者作为快递业务的起点,需要培养绿色意识,自觉使用环保可循环的绿色包装。 

    快递企业作为快递的实施主体,应致力于提供更加优惠和便捷的绿色服务,如免费、主动提供环保硬质的绿色包装,并在送达包裹后提供给消费者绿色回收方式,回收外包装,减少包装垃圾的同时,也降低了包装成本。同时,反复利用的硬质包装相较原来的简易塑料袋包装,可为货物提供更好的保护,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电商平台企业可与快递公司合作,控制包装材料用量,量身定制可循环的包装。 

    政府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支持多方协同治理,为绿色理念的落地搭建好平台。 

    二、系统思考,强化合作,快递企业协同促进 

    快递带来的环境负担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包装的污染,但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包裹的运输工具带来的能耗和污染。快递行业走上真正的绿色化道路,同样需要重视快递运输和配送环节的“低耗能”和“少污染”,这需要科学合理规划和企业间的合作。 

    当前,快递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EMS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以德国的DHL(敦豪快运)、美国的FedEx(联邦快递)、UPS(联合包裹)和荷兰的TNT(天地快运)为代表的国际快递企业;以顺丰速运、通达系等为代表的众多民营快递企业。他们凭借自身优势和资源在市场中激烈竞争。但是,国内快递业目前仍是一个粗放型的新兴产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行业仍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快递企业应该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企业间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见图4),利用GIS和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通过共同配送、联合运输等智能化的业务协同和合作的方式,合理地减少运输和配送环节的行驶里程,提高运输的装载率,在实现绿色物流的同时为快递业务降本增效。 

    三、完善标准,整体谋划,顶层设计有力保障 

    首先,政府需要聚焦短板、统筹安排,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完善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着力推进快递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发展的落地实施;其次,政府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发挥产学研作用,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辅以科研投入,注重快递业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加快相关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出台。同时,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电动物流车、绿色包装等在绿色企业的发展。此外,政府作为“总指挥”,需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快递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快递业在绿色发展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联动,才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未来,快递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定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造福子孙后代。(作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