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速物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7月16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管齐下提升寄递网能力
□方怀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明确寄递业务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打造行业“国家队”的发展目标。“网强业才兴”,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方位提升寄递网能力。寄递网的能力包括信息网和运输网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方能有效。 

    应用信息科技,支撑更快捷的寄递网。快递物流行业发展到今天,科技在其中的作用愈加明显。近几年,新兴科技大量应用于行业实践,推动快递业从“人工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相较于行业的科技应用能力,邮政在“寄递翼”改革后,需要进一步科技赋能,加快信息系统的整合,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的投入力度,持续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让寄递网更敏捷。在收寄端,线上预约收寄、扫码免填单等,让揽收更迅速,客户体验更佳;在内部处理环节,按照邮件处理不落地的原则,运用矩阵分拣、摆轮分拣等新设备、新工艺,尽可能实现全流程上机分拣。畅通全环节数据共享,从揽收端收件开始,各环节都能对邮件量进行智能规划和预测,对生产组织和运力进行提前优化调度,提高生产运营的动态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水平。 

    优化网路组织,推进更高效的寄递网。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的邮件处理中心多以邮区中心局为主来布局,为了适应业务发展,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几个处理场地,邮件来回盘驳,效率不高,还增加运营成本。要适应多中心的发展趋势,将视野放到以邮区中心局为核心的城市群,构建“一核多支点”区域多中心的网状组网模式。明确核心和支点的功能定位,依托信息系统,根据收寄端邮件流量、流向信息,柔性安排处理工作,使邮件能集约化运转。结合处理中心的新设备、新工艺,改变邮件处理模式,着力从散件分拣向“小件集包+总包经转+小件分拣+深度分拣”的模式转变,将邮件直接分拣到所辖县分公司和市分公司的投递部,减少分拣次数,压缩全程处理时限。在投递端,将中邮速递易的智能包裹柜和邮政现有的社会代办点资源整合,纳入邮政投递网,一并规划,精准、高效投递,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投递能力和投递效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