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小额贷款专业优势,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大力推动惠农贷款业务发展,探索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三农”金融发展道路,通过“金融+产业”助力地方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深入研究当地高原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后,制定了云茶、云花等“云系”8大产业的全产业链金融产品落地指引策略,推动扶贫贷款产品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探索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新模式。截至今年5月底,云南省分行小额扶贫贷款结余16.42亿元,居全国邮储前列。
产业扶贫
云南省分行积极探索“产业(企业)+基地+贫困户+金融”的产业扶贫模式,加快对云南特色产业和行业布局。
广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邮储银行广南县支行将金融扶贫工作与广南县农业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推动广南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
今年初,广南县支行走访驻村“第一书记”寻找扶贫切入点,与赛京村村委会对接支持水稻土豆轮作产业项目。在广南县支行的支持下,赛京村村委会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经过调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校安食品+八宝米优质稻”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种植单一、效益不高的问题。水稻土豆轮作,改变了当地传统的一年一季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走出了一条极具当地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
截至5月20日,广南县支行今年已在赛京村共计投放小额扶贫贷款17笔,金额超过85万元,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水稻土豆轮作产业项目。
攻坚怒江
云南省分行聚焦“三区三州”的脱贫工作。对“三区三州”范围内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台了专项金融支持方案。怒江州的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基础设施差、贫困程度深,其贫困发生率居“三区三州”之首,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因为脱贫任务异常艰巨,所以当地人称怒江为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上甘岭”。要说云南省分行在怒江州的金融扶贫工作,就不得不提三河村。
三河村是怒江州的贫困村之一,原有贫困户89户。自2015年以来,云南省分行通过“金融+能人”的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将三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到地方产业链条中,把各种扶贫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云南省分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扶贫贷款服务,并利用“企业+农担公司+信用村”的模式,为核心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农户农作物种植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云南省分行累计为63户贫困户投放了31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目前,三河村剩下的6户贫困户预计将于今年底实现脱贫。在全国扶贫领域专项巡视过程中,云南省分行金融支持扶贫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
扶贫“下一步”
下一步,云南省分行将围绕市场稳定、获益期较短且与贫困户能有效对接的特色扶贫产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如针对怒江州的草果、花椒、砂仁种植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完善“产业(企业)+基地+贫困户+银行”的金融精准产业扶贫模式,将资金重点投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云南省分行还将积极与企业共同探索集金融、种植、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扶贫模式。这样一来,企业发展有了资金保障,金融扶贫工作有了抓手,最终形成企业发展壮大后带动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已脱贫农户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邮储银行生产经营性贷款的良性循环,为扶贫工作提供后续保障和内生动力。□朱潇 朱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