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1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大观园到黄叶村
□何素玲

    荐书人:何素玲,爱阅读,尤爱词淡意深、意境优美的诗词。另对古典名著《红楼梦》一往情深,修学过相关课程,还曾带着“红楼”情结专访大观园、黄叶村等地。

    热爱《红楼梦》的人,没有不希望身临其境、流连玩味于大观园之内的吧?而去年与大观园失之交臂,引以为憾。今年赴北京培训,特意提前一天抵达,当地的朋友第一时间带我造访大观园。 

    大观园位于西城区南菜园,原址为明清两代皇家菜园。《红楼梦》里,贾府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而建造了省亲别墅。元妃游赏后题诗曰:“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后来,这里成为贾宝玉及众姊妹的居所,并更名为“大观园”。1984年,为了拍摄电视剧《红楼梦》,再现一众红楼儿女的生活场景,按照曹公在书中的描述,剧组建造了这座颇具古典园林特色的大观园景观。 

    大观园作为曹公苦心经营的一个乌托邦,其中的建筑与居所分别契合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园子里景点虽多,然而,最有代表性的,不过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和蘅芜苑而已,这也是借宝玉题对额的机会,被曹公浓墨重彩地描绘过的。怡红院太富丽堂皇了,蘅芜苑的石头与藤蔓像它的主人一样冷而无趣,稻香村一派农耕景象,建在这样考究的园子里实在不相宜,唯有潇湘馆,诗意盎然而又富于江南情调,充分寄托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小桥流水,黛瓦粉墙,绿竹掩映,这样清雅而诗意的院落,只宜林妹妹居住。潇湘馆之大,出乎我的意料。前院竹影深深,小径蜿蜒。主房两边有着长长的游廊,雕梁画栋,清幽岑寂。从里间房内可通后院,后院另有亭台房舍,供闲时喝茶对弈。这还不够,墙下引泉绕阶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连一本正经的贾政都说:“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世。”宝玉为潇湘馆所题对额“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也道尽此处的清雅幽静。而满院的竹子,是黛玉孤傲高洁、宁折不弯的性格象征。 

    因着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情的高度一致,因着曹公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灵魂,大观园便与其他景点不同。在这里,每一处居所的布置,每一个院落的草木,都是有寓意的。在这样的园子里流连,再对照原著中的描写,不仅能体会曹公的苦心孤诣,也能与作品中那些美好的心灵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大观园的西门出来,见门口有茶社,名为“黛玉阁”,不禁失笑。这年头,连生意人也打着林妹妹的旗号了。一个商铺的名字,为何不取自世故的宝钗,或者精明的探春,而取自最出尘脱俗的黛玉?想来,值得玩味。 

    朋友知道我的《红楼梦》情结,也知道我游览大观园意犹未尽,便带我去了黄叶村——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故居。晴阳下的西山,湖光山色,风光旖旎,白云在蓝天下舞蹈。同行的一帮人光顾着拍照和玩笑,没有人去留意那黑色木栅栏围着的黄叶村。朋友驾轻就熟地带我进去,参观纪念馆。 

    史料记载,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以教书为生。1971年,有人在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的西壁上发现了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基本一致。据红学者考证,此处为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于是,以这座老屋为中心建立了曹雪芹纪念馆。又据有关诗文所载,曹雪芹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故纪念馆名为“黄叶村”。 

    故居门前是三株老槐树,枝干粗壮,斜歪着。据说,当地有这样的民谣:“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而满目银杏树,不由得令我浮想联翩,到了秋天,这里该是如何惊艳。进了故居,院内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旧式瓦房。发现题壁诗的地方是书房“抗风轩”,墙上可见后来翻新的题诗,其中,有一句是:“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 

    纪念馆有三个院落,五个展室,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还陈列有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许多实物资料,展品多样,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纪念馆里回荡着《枉凝眉》的曲子,把人带进幽怨、苍凉的意境之中,而各面墙壁上,均有小巧的电视屏幕,播放着不同进度的1987年版《红楼梦》。 

    东边的一处四合院,置有曹雪芹的一尊雕像,翠竹环绕中,仿佛喟然长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转出院子,屋后有一片菜地,矮墙、藤蔓、石磨、水井,倒让人想到稻香村的田园风味。路边竖着一块木牌匾,上书“芹圃学坊”四字。一位拄着拐杖的女子,在女儿的搀扶下走进去。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里不定期举办一系列的红学讲座,很多红楼梦研究者在这里上“品红课”,交流探讨。 

    我在出售纪念品的房舍里逗留,翻看各种红学研究书籍,挑选书签和明信片,后来意识到自己停留的时间太长,迈出门槛,蓦然看到朋友坐在夕阳下的木凳上等候,心里定下来。他说,走,那边还有个红楼梦邮局呢,也有明信片。可惜那天主题邮局关门了,只有那绿色的邮筒,端坐于木门的左前侧。朋友仍不甘心,折回去询问工作人员,对方答道:“今天邮局不对外营业。” 

    离京后,朋友发来一个链接,说是据一位学者考证,曹雪芹故居位于北京西山纯属牵强附会。我笑了,众说纷纭,实难考究。只是,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是曹公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当曲终弦断,繁华落尽,还有西山的晨曦、夕照、山水和草木,可以慰藉他难以安抚的灵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