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31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递员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本报记者 吕磊

    8月27日,苏宁物流联合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中国首个快递学院,面向全国快递从业者招生。快递学院一共教授4门课程,其中,《包裹里的中国经济》和《有效沟通和压力处理》是经济学和心理学课程。 

    很多人会产生疑惑:快递员需要学习心理学,甚至经济学知识吗?快递员不是个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吗? 

    《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快递业务量达到507.1亿件,业务收入6038亿元;中国人均快件使用量为36件,快递企业日均服务2.8亿人次,相当于每天5人中就有1人使用快递服务。7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上半年快递数据,上半年完成快递业务量276亿件,平均每人收发逾20件快件。 

    由此可见,快递业对中国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让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得更好,如何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服务好客户?当下,快递员如果只会一些快递分拣、运输等基本的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快递业的高速发展,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经济学、心理学知识;除此之外,无人投递、智能仓储、分拣“小黄人”等高科技的应用也对快递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从经济学到心理学,从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学习到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快递员必须要转型了。 

    7月末,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指出,要大规模开展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这方面,中国邮政已经是先行者。一直以来,中国邮政非常注重对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国邮政特有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经举办5届。中国邮政希望以竞赛为契机,推广竞赛成果,持续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打造邮政企业竞争新优势。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在7月召开的集团公司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全面审视发展环境及自身实际,中国邮政的战略进程是从“跟随战略”到“同质化战略”再到“差异化战略”“协同战略”贯穿始终……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这些事关中国邮政发展的战略决策不仅各级管理者要弄明白,作为集团公司决策部署的直接执行者的一线员工也应该弄明白,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作为一线员工,要想弄明白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必须要提升经济学等方方面面的能力。 

    赋能一线员工,意义不仅仅是上几堂课这么简单。为一线从业人员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与帮助,可以让他们提升岗位竞争力;在学习中明确各岗位一线员工的作业标准和技能素养需求,也是为消费者提供高标准服务的基础;丰富一线员工经济学等的理论学科的知识储备,也能够助力中国邮政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地落地,最终让一线员工能够把企业的决策转化为自身的思考和行动力,为中国邮政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