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发行业务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是传递党的声音、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标志性业务。长期以来,这一业务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党报党刊发行的光荣职责,具有优良的红色传统,架起了邮政与党政部门沟通的桥梁,营造了良好的媒体舆论氛围。综合来看,报刊发行业务是一项边际效益、综合效益明显的“木本”业务。因此,邮政企业必须巩固报刊发行的主渠道地位。
近些年,受新媒体的冲击和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传统纸媒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报业经营状况整体下行,致使有部分人不看好行业发展前景,但是我们盘点近几年停办的报刊,主要是一批没有原创价值、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一些报刊的停刊是报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为了轻装前进,焕发新的活力。某些报刊的关停,并不意味着纸媒没有发展前景了。近三年的数据表明,中国邮政作为报刊发行的主渠道,履行党报党刊发行的特殊职责,连续三年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确保了报刊发行业务规模的稳定增长。仅辽宁邮政2019年报刊流转额就完成6.65亿元,完成计划的104%,同比增长7.4%。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重构用户的阅读行为和消费习惯。同时,也为邮政报刊发行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媒体发行是一项中央有号召、产业有空间、市场有需求的业务。围绕客户“阅读、学习、成长”的核心需求,邮政做好数字媒体发行业务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应该看到,报刊发行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发行能力滞后进而导致营销不深入。报刊发行专业要以“三个视角”“三个规律”这两大原则为依据,找差距、求创新、促改革、建优势。通过对报刊发行业务进行端到端、全流程对标分析,从产品、客户、渠道、营销组织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只有系统性地解决营销能力、服务质量等问题,才能综合提升发行能力,从而推动报刊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