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人:金堰。读书使人平和,读书使人美丽,读书使人青春。喜欢诗词、散文的她,近年又开始热衷研读艺术史,因为艺术使人充满热情和想象,生活也开始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转眼,开学季到了。在这青春气息飞扬的9月,我也怀念起青春时光,捧起朱光潜先生所著的《谈修养》,以期再有所获。
《谈修养》是朱光潜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出版迄今已70载,却依然是青年学子心中所爱。书中收录有20多篇文章,所谈话题多与青年密切相关,如学习、修身、婚恋、社交、休闲、教育等。作为学者兼老师的朱光潜,对青年成长的关切溢于字里行间。书中对青年的谆谆教诲,放到今日也十分适用。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属首篇,足见其重要性,此文奠定了全书基调。彼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青年该当何任?该去何方?朱光潜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忧虑、对青年的厚望,引导青年立定志向做现代的中国人。他从“青年应认识时代”“青年应认识国家民族现在的地位”“青年应认识个人对国家民族的关系”这3个维度来阐释。青年应认识时代,掌握学术思想、技术、组织力等本领;青年应认识国家民族现在的地位,兼收并蓄,就中西两方成就截长补短,还要意识到抗战后还有成千上万的问题需要解决,青年必须奋起直追;青年应认识个人对国家民族的关系,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出路,个人绝不会有出路,个人在社会中如不能成为有力的分子,则个人无出路,国家也无出路。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我最喜欢的篇章,作者从自身的经历谈起,引用了孔子等古今中外有伟大成就者的事例,深刻说明了贪婪取巧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其实,这就是当今时代呼唤和鼓励的奋斗精神。一个人的生活力之强弱,以能否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为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抵抗力”这3个字,朱光潜这样解释: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惰性”而静止,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动就会停止,静止后要使它续动,必须加以新动力。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常是一种引诱。
我们立身处世,常横亘在我们面前两条路径:一条是抵抗力最低的,另一条是抵抗力最大的。地铁站设置有电梯和步梯,大部分人尽管不赶时间,也会去挤电梯;打开微信的初衷本是回复下信息,没想到微信群、朋友圈那么精彩,不知不觉就刷掉了几个小时,耽误了正事……世间大多数人都喜欢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但是,古今中外有大成就者,大半都靠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要从青年开始就养成敢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贯穿一生。
《谈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上述提到的两篇,《谈学问》《谈读书》等学习篇、《谈交友》《谈青年与恋爱结婚》等社交篇、《谈价值意识》《谈美感教育》等美学篇……每一篇都需细细领悟,在静静阅读中生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春风化雨般的文字里解除疑惑、增加修为、感悟人生,该书堪称经典,可谓青年之必备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