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的战争故事
□张高

    舅舅戎马九华北 

    舅舅在20世纪60年代英年早逝,印象里,我没有见过他,我所知道的也只有一些老人回忆的片段。 

    听老人说,“闹洪杨”的时候,也就是太平天国时期,为逃避战乱,我外公的祖辈带领王姓一支,从安徽的宿松逃亡到九华山区,这十几户人家在一个叫照山的山峰中开垦山地,繁衍生息。 

    照山,地处九华群山的北部,因日照时间长,故名照山。朝夕登临其巅,但见旭日流金,晚霞舒锦。山虽不高,但视野开阔,九华诸峰、千里平畴尽收眼底。 

    国破山河在,在那抗日的烽火中,人们都在用各种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没有工夫欣赏这些秀丽的景色。抗日军民和九华雄峰是阻止日军过长江以后再南下的一道重要屏障,九华古道沿线的三天门、转身洞等阵地,是敌我争夺的焦点,双方反复易手,战斗极其惨烈。 

    到了抗战后期,年仅十几岁的舅舅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的一名骨干。他和队员们在广袤的九华山区,跟日伪周旋、战斗,跟国民党青阳常备队进行武装斗争。家在照山,但他常年不能够归家,他们要时刻提防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和蹲捕,只能钻山沟、住岩洞、吃干粮野果,打游击战。 

    从微微泛黄的照片上,还能看到舅舅和队员们全副武装的勃勃英姿。曾听我的岳父讲,新中国成立后,我舅舅担任大九华乡武装部部长,人们称他“王部长”。王部长作报告,没有讲稿,个把钟头下来,还是有条有理、一丝不乱。其实,舅舅没念过什么书,十几岁就投身革命,家里也没有供他念书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和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如日东升。与此同时,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仍不甘失败,还在进行一些破坏活动。肃清敌特,打击反动会道门组织,根除虎患,舅舅又投身到一场又一场新的斗争之中。天妒英才,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舅舅带着满身的硝烟,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悄然离去了。 

    阿爷阻敌立战功 

    我喜欢看战争影片,特别对抗美援朝志愿军题材的影片尤为关注,总觉得这里面有我阿爷也就是我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的身影。 

    事情要从我的祖居江苏海门说起。 

    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携带妻小,还有在上海做生意的侄女相陪,平生第一次回到苏北的海门老家。老家的年轻人都在苏沪一带工作,留守老屋的只有80多岁的姑妈、姑父老两口。 

    小儿顽皮,一到这新鲜地方,就和侄孙端起水枪,在屋里屋外展开追逐战。姑妈高兴,两眼都笑出了眼泪。她紧拉我的手,坐在长凳上,讲起许多往事。我们不断被小家伙的水枪击中,姑妈顾不得衣裳赤湿,和我聊了整整一下午。其实,她老人家一下午的话,我一句都没听懂。幸亏有侄女把这苏北话逐句翻译,我才知道许多关于父亲的故事。 

    姑妈说:“你爸本来在上海的钟表店当学徒,学徒出师后,爷爷拿钱给你爸在上海开了个店,修钟表。国民政府征兵,你爸想去当兵,爷爷不同意,专门从海门跑去劝说,你爸说那就不当兵吧。爷爷回了海门,你爸丢下店铺,还是去当兵了。钟表店里尽是上海滩有钱人家寄放修理的钟表,他一走,这些钟表被偷得干干净净。你爷爷卖光家里的田地,赔付顾主的损失。” 

    这之后,父亲到了北平,在傅作义的部队里当一名士兵。天津解放后,傅作义与解放军签订了《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北平免于战争之灾。北平和平解放后,父亲被编入解放军序列。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最先赴朝作战的是解放军的老班底,战斗惨烈,部队伤亡极大。父亲所在的志愿军部队紧接着进入朝鲜。早年听父亲说,跟美军战斗之前,还要背几句简单的英语,主要是“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之类;清理战场,要逐一去踢动那些被消灭的敌人尸体,防止他们装死、打黑枪。在朝鲜,我军没有制空权,装备和敌人相比又处于劣势,只有在夜间行军,迂回,穿插,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父亲说,长时间的夜行军,走着走着就打瞌睡了,一边走着一边就睡着了,后边的战友推一下,才清醒一点儿。 

    再后来,父亲在战场立功,后因负伤回国。前些年,父亲去世,留给我的只有两次战功、一枚勋章、一张身着志愿军军装的半身照片和这些记忆的碎片。我曾想,能否从有关档案中找到父亲参战的详细经历。 

    早些年,本来有许多时间向父母亲、向本地长者了解这些革命历史,长者陆续逝去了,我们方知道失去的珍贵。众多珍贵的史料,就在我们家中,就在我们周边,少不更事的我却视而不见,让这些历史成了看不见的故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假以时日,我希望把这些红色的记忆进行多方搜集、整理、归档、留存,让子孙后代了解家庭的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歌曰: 

    烽火起兮战鼓紧,壮士枪林弹雨行。

    舅舅戎马九华北,阿爷阻敌立战功。

    马革裹尸不思返,夜卧沙场雪纷纷。

    舍生忘死气如虹,强敌闻风胆亦惊。

    九华峰峦高且密,鸭绿江水寒亦冰。

    高山密林顽匪遁,寒江东面枪炮急。

    九死一生卫和平,半岛处处埋英灵。

    英雄长眠梦未醒,梦中依偎高堂亲。

    高堂不见山水远,坟茔芳草枯又青。

    顽敌俯首三八线,壮士凯旋夹道迎。

    洗却战袍卸鞍马,转业邮电一新兵。

    报务室内键音落,梦中犹见行军迫。

    枪炮渐稀战事远,战士鬓斑志未夺。

    阿爷故去三十载,音容笑貌还似昨。

    英勇气概凛凛在,弹雨枪林行自若。

    我辈忆此血贲张,困难险阻甘示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