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帅:在“赶考”源头 寻访初心再启航

    

陈帅(右)

    西柏坡村很大。 

    “灯光里曾有一些胸蕴峰壑的影子,在一个年代里,创造了另外一个年代。” 

    西柏坡村又很小。 

    包括耕地在内,面积也就40个足球场那么大,只有86户人家,276人。村子小,聊着聊着会突然发现,谁和谁原来是父子,谁和谁竟然是父女。 

    采访中,我强烈地感受到,红色情结,是这个小山村代际之间最重要的传承。 

    20世纪70年代,封如奇每天踩着自行车,往返50公里,为包括西柏坡在内的七八个乡的百姓投信送报,“《人民日报》《建设日报》等党报必须当天送达,大年三十也得送完报才能安心过年。”20世纪90年代,他的儿子封彦龙继承了父亲的邮路,“二八大杠”换成了军绿色的“幸福250”,虽然沿途的辛苦远多于风光,崎岖多过坦途,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知道这份辛苦的价值所在。 

    曾任平山县邮电局局长的封丁武,在发展最困难之际破釜沉舟,组建了一个高素质人才团队,并将平山县温塘支局打造为全县第一个储蓄余额突破百万元的农村支局;如今,女儿封素莉又循着父亲的脚印,坚持两个“务必”,带着平山邮政人跨过一个又一个坎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短短一周,一个个采访对象的娓娓道来,一件件历史资料的轻声诉说,都在反复印证着一个真相:西柏坡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孕育的“西柏坡精神”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光芒,恰恰相反,它历久弥新,持续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人。 

    在第20个记者节来临前夕,能够有这次珍贵的蹲点经历,我感到与有荣焉。我将从这里出发,沿着革命先辈走过的路,去追忆历史、致敬信仰,去践行一名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